大林慈院行動護理App 智慧醫療一手掌握

繼續來看智慧護健康系列報導第三集,大林慈濟醫院,智慧醫療創新中心,在發表行動護理APP之前,其實已經在院內推動許多智慧醫療措施,包括行動查房、行動急診、POWER BI資料視覺化等等。中心主任林庭光,是團隊靈魂人物,他是心臟內科醫師,也是醫務秘書,同時身兼醫療、行政與創新部門工作。 林庭光從小就是資優生,國中時志願是當科學家,他自認有敏銳的觀察力,可以用在治療病患上,也用在發掘醫療流程中,需要改進的地方,進而推動各項智慧醫療創新項目。

大林慈院智慧醫療創新中心主任 林庭光:「他抽血報告出來了嗎,還有心電圖,喔 都做完了 ,那我馬上看一下。」

透過行動醫療程式,林庭光醫師即時掌握病人狀況。

大林慈院智慧醫療創新中心主任 林庭光:「目前 我看起來是心衰竭,那心電圖看起來,曾經有心肌梗塞過。」

這套系統,是由他帶領的智慧醫療創新團隊所研發。

大林慈院智慧醫療創新中心主任 林庭光:「我們中心的原則裡面,絕對不做無用的東西,至少200多場以上的,Brain Stormig(腦力激盪)的會議,就慢慢抓到幾個方向,一個是行動醫療,另外一個方向叫做 智慧數據。」

林庭光是24年前大林慈濟醫院啟業,第一批報到的醫師,他出身公教家庭,從小成績優異。

大林慈院智慧醫療創新中心主任 林庭光:「國中的時候說 我要當科學家,我沒有要當醫師,但是沒有想到 ,我現在做智慧醫療,我不會寫程式,但是卻可以讓很多人,我們一起來幫忙。」

本業是心臟內科醫師,林庭光行醫將近30年。「控制飲食 運動,(對 我會提醒自己說要動)。」

患者 鍾小姐:「會針對病人可能,不了解的這個地方,可能會仔細地加以說明,並且講解得很清楚,所以我們會感覺像家人一樣。」

大林慈院智慧醫療創新中心主任 林庭光:「我觀察人很厲害,然後 我也知道人家在想什麼,我們在判斷病情的時候,了解病人的病症的時候,其實這個是有莫大的幫忙。」

大林慈院智慧醫療創新中心主任 林庭光:「並不是說只有醫療,才能夠照顧我們的病人,其實一個好的流程 建立機制,是可以讓病人有很大的幫忙。」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8旬翁唱出快樂旋律 做環保趕走癌細胞
上人開示:蔬食寡欲 修心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