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蒲遷村 行政院:朝循環產業園區方向規劃

(中央社記者侯姿瑩、廖禹揚、蘇龍麒台北8日電)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核定高雄大林蒲遷村案,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說,原來既有的土地將作為循環產業園區,部分土地也可做為自由貿易港,有助高雄港未來的發展。

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今天在臉書發文表示,他1月到行政院後,對高雄重大建設一直盯緊進度,大林蒲遷村,就是一個例子。能夠落實對於鄉親的承諾,「不管我在哪個工作,這都是我應該做的」。

行政院發言人Kolas Yotaka(谷辣斯.尤達卡)表示,新社區面積154公頃,共安置1萬9000人,總經費新台幣1054億元。遷村後,原址將有約300公頃作為產業園區用地。

她指出,1054億元的經費中,包括公務預算390億元、產業基金664億元。

李孟諺接受中央社訪問時表示,大林蒲遷村案是台灣近年規模最大的遷村案。遷村之後,村民將遷到比較靠近市區、臨近小港機場的地方,居住的品質將獲得大幅改善。

李孟諺說,原來既有的土地將作為循環產業園區,部分土地也可做為自由貿易港,有助高雄港未來的發展。

他指出,高雄港沒有貨櫃專用道,在村民遷走後,也較有可能開闢貨櫃專用道;另外,國道7號通往高雄港的規劃也可以實現。因此,這項遷村計畫將帶來一舉數得的效果。

大林蒲當地的民進黨立委賴瑞隆告訴中央社記者,大林蒲如果不遷村,將不能改善當地民眾的生活品質,據他了解,未來大林蒲朝循環經濟園區的方向規劃,但細節還需要經濟部來研商與說明。他說,遷村最核心的問題,就是要給人民健康安全的環境。

經濟部官員指出,目前大林蒲開發計畫還在規劃中,循環園區開發計畫、循環經濟試點計畫、新材料研發這些都會在這邊做,但詳細建設計畫,近期會再與相關單位開會協調。

根據行政院「循環經濟推動方案」的政策說明指出,循環經濟是總統蔡英文的重要政見,為政府推動「5+2」產業創新政策之一,是透過能資源的再利用,讓資源生命週期延長或不斷循環,以有效緩解廢棄物與污染問題,「從搖籃到搖籃」的新經濟模式。

為宣示台灣向循環經濟邁進的決心,讓產業發展從「開採、製造、使用、丟棄」直線式的線性經濟,轉型為「資源永續」的循環經濟,行政院於民國107年12月20日通過「循環經濟推動方案」,將循環經濟理念及永續創新的思維融入各項經濟活動,期創造經濟與環保雙贏並接軌國際。(編輯:林興盟)1081008

更多相關新聞
政院砸千億 大林蒲2萬人遷村
一坪換一坪 居民希望「別再放羊」
選前核定遷村案 高市議員:預算在哪?
大林蒲遷村有譜 韓感謝行政院
遷村計畫啟動 居民要求參與權知情權

今日最夯新聞流量前3名
賀電被日本打臉「集體噤聲了」
11年最慘澹 每天1萬人只剩3千
悚!醫學生潑「化骨水」奪命

______________

有話想說?歡迎投稿>>>【Yahoo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