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法官是憲政秩序最後防線 學者盼青年多討論理解才能捍衛民主

近期國會職權法修正案聲請暫時處分案,讓外界有機會再次上了一堂憲法課,特別是大法官維護憲政體制的重要性更是一覽無遺。多位法律與政治學者24日的颱風夜特別與線上青年朋友對談,學者們建議青年世代,可以多了解這場難得的憲政課.並理解大法官在作為憲政守護者角色的重要性,才能看見民主政治的真正意涵。

由台灣公共策益、台灣智庫、台灣青年基金會、台灣教授協會、福和會、中央廣播電台、新頭殼、台灣公民人權聯盟、台灣勵志協會、亞洲政經與和平交流協會及US Taiwan Watch美國台灣觀測站、台灣青年法律人協會、Hello Taiwan等團體共同舉行的Y’s Day「週三青年日」活動,24日在凱米颱風來襲下,仍舊不間斷,但改採線上舉行,這次以「大法官在大聲什麼?——大法官、憲法法庭與民主政治」為題,與線上青年朋友共同探討這次國會職權法案在憲政法庭上所展現的意義。

憲政與生活息息相關

主持人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胡博硯開場提到,憲政理念看似深不可測,其實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藉由國會擴權的議題,我們可以理解憲法法庭究竟扮演什麼角色?大法官如何讓憲法運作地更順利?透過這些重要問題,看見民主政治的真正內涵。

Y’s Day「週三青年日」,24日以「大法官在大聲什麼?——大法官、憲法法庭與民主政治」為題,探討這次國會職權法案在憲政法庭上所展現的意義。(畫面上由左上至右下:蔡榮祥 錢建榮 吳明孝 胡博硯 董思齊)(圖:台灣智庫提供)

身兼台灣公共策益召集人的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董思齊表示,大法官除了被認為是「體制內說最後一句話的人」之外,也默默地擔當起「憲法守護者」的角色,並有所謂「抗多數決」的功能,避免違反憲法價值的「多數民意」戕害民主憲政。

大法官是憲政秩序守護者

董思齊指出,針對立法濫權,日前憲法法庭作出「暫時處分」,就是希望濫權法案不要對台灣的憲政民主與公益人權造成不可回復的傷害。董思齊強調,憲法法庭的訴訟課題時常涉及高度法律專業,一般人或許會覺得有進入門檻,但期許青年朋友們能更理解大法官的職責及憲法法庭的運作邏輯,避免受網路上煽動性言論的蠱惑,切勿將砲火轉向這些捍衛憲政秩序的大法官們。

中正大學政治系教授蔡榮祥直言,「現在是重要的憲政時刻」,大法官將展現「憲政秩序守護者」的關鍵角色。對於當下熱議的國會擴權議題,問題在於立法權居然要讓國會不受制衡監督、試圖改變位階較高的憲法,更違背了憲法、憲法解釋和民主秩序,讓人無法接受。

蔡榮祥接著說明了美國和德國的國會權力,強調「國會不是法院,國會只能調查立法相關事務」。舉例來說,如果國會調查權破壞個人隱私或營業秘密,應讓人民有機會循正當司法程序,向法院尋求救濟,而非任憑立法院內部的「國會自律」裁決,侵害司法權。

民主政治非單純多數決

義守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系助理教授吳明孝分析,「我們的民主政治是憲政民主,不是暴民民主也不是專制民主。」所謂暴民民主,就是「多數碾壓一切」,而專制民主則是透過民主手段取得權力,然後想盡辦法合理化實質的專制統治。而我們的民主遵循憲政規範,維持權力分立和「多數決的界線」,以「保障基本人權」做為終極目標,這才是真正的憲政民主。

法官錢建榮解釋,憲法法庭的大法官憑什麼對抗立法院產生的「多數民意」?其實這不僅是憲法規定的大法官職權,更是維護民主政治、提升民主品質的機制。錢建榮說明,民主政治不是單純的多數決,而「多數尊重少數」。說起來簡單,但執行起來非常困難,因此需要司法權介入,表達少數的弱勢意見,才能提升法律的品質,促成更民主的生活。

延伸閱讀

台灣智庫-週三青年日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大法官遭威脅 許宗力:研議採取安全措施
臉書留言威脅大法官安全 警政署:啟動專案偵辦
國會職權修法釋憲案 8/6整天行言詞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