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B/正義鷹大俠】大聯盟封館之前世今生:2021年封館贏家篇

MLB美國職棒大聯盟主席Rob Manfred。(Photo by Brace Hemmelgarn/Minnesota Twins/Getty Images)
MLB美國職棒大聯盟主席Rob Manfred。(Photo by Brace Hemmelgarn/Minnesota Twins/Getty Images)

文/正義鷹大俠(訂閱《MLB星系》,享受更多MLB專業好文)

在先前文章《大聯盟封館之前世今生:知往鑑今篇》回顧過MLB球史歷次封館的成因及其影響、剖析發動封館可能造成的風險以及檢視2021年封館的正當性之後,本文則根據《CBS Sports》Dayn Perry的分析,列出此次勞資糾紛的5大贏家。究竟有哪些重要的人或事,在封館結束後得利於新拍版的勞資協議影響?它們又將如何改變棒球的面貌?以下就逐一檢視:

贏家一、2022年球季

歷經長達90天的封館和勞資來回交戰、互遞提案卻苦無結果,3月初聯盟主席Rob Manfred在某次協商破局後隨即召開記者會,表示未能在設定得以正常開季的談判時限前取得共識,2022年例行賽的前兩個系列戰將被迫正式取消,一時間引發輿論譁然。加上幾天後協商又失敗、宣布再砍兩個系列賽,讓人不禁擔心暌違27年、因停工引發賽季縮短的惡夢是否又將重演?

所幸相隔1天,新版勞資協議便在雙方各退一步下成案,且賽季將不會有任何縮減,也顯見先前資方的恫嚇不過是加速勞方簽署協議的手段之一。雖然例行賽因談判延遲必須晚一星期、延至4月7日開季,賽程安排也難免緊湊些,但有了2020年因疫情賽季大幅縮水的經驗這已不成問題。重點還是在於162場的例行賽得以完整回歸,球迷也不用再把一顆心懸在半空,可以專心期待棒球季節的來臨。

想再看到紐約大都會王牌Jacob deGrom展現強打風範並不容易。(Photo by Dustin Bradford/Icon Sportswire via Getty Images)
想再看到紐約大都會王牌Jacob deGrom展現強打風範並不容易。(Photo by Dustin Bradford/Icon Sportswire via Getty Images)

贏家二、國家聯盟打線

經過2020年縮短球季的試辦且少見負面聲浪後,全聯盟指定打擊制終於在爭論多年後塵埃落定。國家聯盟的投手自此無須再拎著球棒上場,當然也包括了作客國聯主場的美聯投手們;球迷更得以欣賞到火力最大化的國聯球隊打線,而非每次輪到投手打擊時就去上廁所,或按遙控器轉台打發時間。儘管往後少有機會再見到幾名強打投手諸如Madison Bumgarner、Zack Greinke或是Jacob deGrom的驚奇火力,但減少因上場打擊和跑壘所背負的受傷風險對投手肯定是利多,更遑論15支國聯球隊增設專職DH所衍生的工作機會了。

贏家三、豪華稅快要成為「真.薪資上限」?

從字面上推敲,原名「競爭平衡稅」(Competitive Balance Tax)的豪華稅應該是藉由限制富有球團的團隊薪資支出,以達成平衡球隊間戰力、避免一方獨大為主要目的,但實際上卻間接形成了軟性薪資上限、阻礙球員薪資的發展空間,因此抽稅的門檻金額對於選手來說自然是越高越好。只不過協商期間別說拉高門檻,就連維持舊有的2.2億元稅線都有4名老闆投下反對票,所幸鐵板一塊的態度最終被球員方軟化,新門檻將從2022年的2.3億美金漸增至2026年的2.44億美金。

雖然有所斬獲,但這些金額仍距離工會從2.38億漸增至2.63億的提案有段距離,比起聯盟過去20年間每年約8%的收益成長速度更是小巫見大巫,進展著實有限。若雙方差距持續擴大,不難想見原先被戲稱為「軟性薪資上限」的豪華稅制度可能逐漸升級變「硬」,最終成為選手頭頂上那圈緊箍兒,競爭平衡的美意也將不再復見。

Kris Bryant轉戰科羅拉多洛磯。(Neville E. Guard-USA TODAY Sports)
Kris Bryant轉戰科羅拉多洛磯。(Neville E. Guard-USA TODAY Sports)

贏家四、市場上的自由球員

有鑑於封館期間勞方不得與具有大聯盟身分的選手談約,自由市場因而幾乎停擺3個月。但在封館宣布結束隔天即可進行春訓報到、且熱身賽將於美國時間3月18日展開的急迫期程下,整體市場勢必得迅速動起來。所幸封館之前數筆迅雷不及掩耳的簽約,已經讓我們見識到即使是高達9位數的上億元大約,要迅速敲定亦非難事;過去幾天包括Clayton Kershaw、Kris Bryant、Freddie Freeman、Carlos Correa等案例也足證議約正快速運作中。相信後續諸如Starling Marte、Trevor Story等A咖自由球員的動向謎底,也不會讓大家等得太久。

贏家五、尚未具有仲裁資格的年輕選手

根據現有規定,選手必須累積3年的大聯盟資歷才能取得仲裁資格、不再支領底薪。但在近年平均薪資下滑,且越來越多年輕選手早早便打出成績的態勢下,場外薪資追不上場內表現明顯成了困擾球員方的問題。也因此在這回勞資談判中,工會不只著眼於反操弄新秀年資的議題,也爭取到更多實質利多。據報導,球員的基本薪資將從去年的57萬美金上下,躍升為本季的70萬,加薪幅度超過兩成,且將逐年調升至2026年的78萬,基本保障明顯獲得提升。

此外,針對繳出優異表現但尚未具備仲裁資格的球員,聯盟也會增設一個5,000萬美金規模的獎金庫,並依選手的場上成績撥發。而依循往例,規章一旦增設,往後的勞資協議多半會比照辦理,長期而言有助於打出名堂的年輕選手。

在理想狀況下,工會若能推動降低仲裁年資、將現行的3年減為2年;或是提升符合「超級二年級生」資格者的比例,提早讓繳出實績的新秀進入仲裁,相對會是更有幫助的做法,可惜在本次勞資談判中因籌碼有限並未談成。不過就取得部分進展的現況而言,站在新爭取來的利基上放眼未來,對於球員工會代表來說已是功勞一件。

※本文編譯改寫自Winners and losers of MLB CBA: Good news for young players, NL lineups; regular season importance takes hit,作者為Dayn Perry

◤限時優惠◢

👉NIKE adidas 鞋服清倉7折

👉Y購生日慶!健身瑜珈護具3折起

👉asics品牌週 新品85折 滿2千折2百

◤推薦文章◢
👉獨家專訪楊勇緯 打造台灣柔道之光 楊氏兄弟的夢
👉解讀柔道精神:精力善用、自他共榮
👉HBL冠軍故事》從谷底歸來的霸者。淡水商工
👉在家要動也要懂放鬆~5大按摩神器推薦!

更多追蹤報導
在等38歲禿子回歸?洋基還空著賈納的置物櫃
春訓先發就建功 張育成敲二壘安打
弗里曼感歎勇士冷漠 季外被放棄「很受傷」
「去年只是預告」 藍鳥小葛雷諾:正片即將開演
大谷有幫手 天使簽下2牛棚投手

精采運動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