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患者擺脫人工肛門 亞東醫院立體放射治療合併電熱治療

(記者陳志仁/新北報導)提到大腸直腸癌,許多民眾便會想到「人工肛門」,許多人因此感到憂慮和恐懼,進而延誤治療;不過,結直腸癌第三期的簡女士,通過亞東醫院醫療團隊的短療程立體放射治療合併電熱治療,成功縮小腫瘤,增加了手術成功的機會,並爭取到不必終身使用人工肛門的機會。

圖/亞東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林耿立醫師說明治療的經過。(記者陳志仁攝,2024.06.03)
圖/亞東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林耿立醫師說明治療的經過。(記者陳志仁攝,2024.06.03)

圖/亞東醫院大腸直腸外科林耿立醫師說明治療的經過。(記者陳志仁攝,2024.06.03)

亞東醫院放射腫瘤科主任謝忱希醫師表示,電熱治療為輔助提高癌症治療療效的技術,結合精準的立體放射治療,不僅為臨床醫師和大腸直腸癌的患者,提供了一種有效的輔助治療選擇,也為其他類型的癌症治療創造了更多的可能性。

圖/亞東醫院於今日舉辦「腸與你有約」記者會,邀請病友分享,鼓勵更多病友積極面對治療。(記者陳志仁攝,2024.06.03)

本身有乳腺癌的59歲簡女士說,因出現體重下降、食慾不振、全身乏力、血便和排便困難等症狀到亞東醫院就診,經醫師診斷為結直腸癌,且直接侵犯膀胱合併淋巴轉移,臨床分期為第三期;為改善簡女士排便困難、腸阻塞以及腹脹的問題,大腸直腸外科林耿立醫師先為其進行了橫結腸造廔術,俗稱人工肛門。

亞東團隊經與患者分析、討論治療策略後,病人選擇以導航螺旋刀執行為期一週、共5次的超短療程立體放射治療(SBRT),並在治療期間合併每周兩次、每次1小時的電熱治療(mEHT);術前追蹤的電腦斷層影像結果顯示,簡女士的腫瘤體積原為492 c.c.,經立體放射治療合併電熱治療後至手術前,腫瘤體積降低為292 c.c.,減少了200 c.c.約41%的體積。

林耿立醫師評估後,認為手術已從困難變為可行,最終順利完成手術;術後病理分期降至第二期,原先觀察到的膀胱侵犯與淋巴轉移也完全消失,簡女士術前因腫瘤阻塞而設置的人工肛門,也在術後三個月追蹤無復發且穩定的情況下,成功關閉造廔並開心感謝亞東醫院醫療團隊,現已恢復正常的生活,精神狀況也大有改善。

此次簡女士的療程分為五次於一週完成,為什麼不是傳統的28次五周治療呢?謝忱希主任解釋,近年來國際各大臨床試驗結果指出,結直腸癌短療程(5次)局部控制率與長療程(28次)相當,甚至有結果顯示,短程放射治療的晚期副作用較少;此外,隨著立體放射治療技術與影像導引技術的成熟,不僅提高了治療的精準度,更降低了周圍正常組織的損傷。

謝忱希主任補充說明,結直腸癌患者使用這些技術進行短療程放射治療,更能減少晚期骨盆腔與腸道副作用的發生率;至於熱治療,是一種非侵入性且少有副作用的癌症輔助治療方式,通過升高腫瘤組織的溫度達42℃-43℃,進而改變腫瘤微環境,促進血流增加、激活體內免疫反應,從而加速腫瘤細胞的凋亡。

根據國民健康署110年的資料,台灣每4分19秒就有一人罹患癌症,大腸直腸癌為全國年發生數第二名的癌症,發生率在男性癌症中排名第一,女性癌症中排名第三;亞東醫院副院長林子玉呼籲,生活中應戒除不健康的飲食習慣、菸酒,多吃蔬菜水果,並維持健康體重,避免過胖影響健康,0歲以上的民眾應每兩年定期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以減少大腸癌的發生率和死亡率。

更多引新聞報導

把握適齡規劃生育 新北加碼AMH檢驗及補助醫療性凍卵

走出憂鬱的陰霾 亞東醫院:rTMS治療副作用少且效果佳

睡眠呼吸中止症是心臟疾病隱形殺手 亞東醫院推居家睡眠檢查

打破月經迷思!從社區開始 社會局啟動新北「女子」事大聲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