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里垃圾場累積30萬噸 議員憂汙染

台中市每日有287噸垃圾無法消化,掩埋場空間剩約10萬噸。台中市議員張芬郁24日說,大里垃圾掩埋場從2019年暫置2萬多噸到如今已30萬噸,年年「只進不出」,籲焚化爐汰舊換新「不能跳票」。台中市環保局說,正加速焚化廠汰舊換新作業,文山廠的招商文件草案修訂中,預計今年如期完成。

張芬郁說,中市每日垃圾量約2340噸,文山、烏日、后里焚化爐只能處理2053噸,每日有287噸缺口,且相較去年232噸缺口,垃圾量持續增加。環保局長陳宏益日前曾透露,全市掩埋場空間約剩10萬噸,若以每天累積287噸垃圾推算,約1年就會飽和,市府慶祝人口突破285萬,卻無力解決垃圾問題。

張芬郁以大里掩埋場為例指出,該場原只是調解焚化爐歲修時暫置垃圾,卻從2019年暫置2萬多噸,到如今已累積30萬噸,年年「只進不出」,對大里居民無法交代。大里清潔隊雖嚴格覆蓋底渣廢料,避免沼氣引發公安問題及地下水、空氣汙染,但隨著天氣漸熱,垃圾山仍瀰漫酸臭味。台中垃圾大戰一觸即發,要求市府重視、不要跳票。

環保局表示,為大幅提高垃圾焚化量,環保局正加速轄內焚化廠汰舊換新作業,目前文山廠的招商文件草案正修訂中,預計今年如期完成,不僅可提升再生能源發電效率,亦可降低空汙排放;後續待3座焚化廠均恢復處理量能後,暫置於大里掩埋場內的垃圾將可陸續進廠去化。

環保局補充,過渡時期除針對堆置的垃圾加強除臭覆土,也藉由垃圾分類回收、廢棄物多元化處理(如SRF轉廢為能燃料化)及與其他縣市互惠合作焚化等方式,妥善處理垃圾;同時針對掩埋場周邊做好防護措施,定時偵測放流水與地下水質,確保未有汙染超標情形,維護居民與環境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