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經濟》打造「北上廣深」為全球城市 陸12城市拚成國家中心城市

【時報-台北電】大陸澎湃新聞15日報導,大陸國家發改委直屬研究機構,中巨集院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日前發布一篇具有相當權威性論文《差異化培育提升不同類型城市發展新動能》指出,打造一批代表國家參與全球競爭的龍頭城市,重點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打造成為卓越的「全球城市」並將重慶、天津、成都、杭州、武漢、南京、西安、瀋陽、濟南、鄭州、合肥、福州等打造成為高能級的國家中心城市。

論文建議,面向未來,大陸要重點關注全球競爭型代表城市、區域性中心城市、戰略接續成長城市和衰退型城市等四類城市,突出比較優勢和功能互補,分級分類制定差異化發展策略,共同構建功能完備、層次有序、支撐有力的城市體系。

在全球競爭型城市方面,文章提出,打造一批代表大陸參與全球競爭的龍頭城市,重點將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打造成為卓越的「全球城市」,將重慶等12個城市打造成為高能級的國家中心城市。

四大一線城市外,要將12個城市打造一批高能級的國際中心城市,這些城市與北上廣深一起,都歸為第一類「全球競爭型代表城市」。

國家中心城市是國家城鎮體系的最高層級。從2010年至2018年2月,先後有9個城市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北上廣三個一線城市之外,還包括了天津、重慶、成都、武漢、鄭州、西安這些強二線城市。

從2018年2月至今,雖然很多城市提出要創建國家中心城市,但國家中心城市至今沒有再增加。因此,此次中宏院論文提到的高能級國家中心城市名單中,杭州、南京、瀋陽、濟南、合肥、福州等6個省會城市值得關注,這6個城市未來也有希望進入到國家中心城市行列。

當前6個進入國家中心城市行列的強二線城市中,除了鄭州,其餘5個城市均為傳統計畫經濟時代的大區中心城市,僅有鄭州不在此列,從區域範圍來說,鄭州是戶籍人口第一大省的省會,是中原城市群和黃河流域的龍頭城市。

在杭州、南京、瀋陽、濟南、合肥、福州這6個省會城市中,從帶動區域發展的角度來說,瀋陽和南京這兩個大區中心城市進入國家中心城市的可能性都很大。當前幾個大區都有國家中心城市,但東北地區尚無國家中心城市,瀋陽的可能性比較大。

長三角城市群是大陸最大、經濟最為發達的城市群,華東大區的經濟權重也最大,需要在上海這個龍頭城市、全球城市外,有更多的國家中心城市帶動區域發展,這裡面南京是第二經濟大省江蘇的省會,高教實力僅次於北京、上海,基礎最為雄厚。

南京之外,杭州是第四經濟大省浙江的省會,也是當前長三角城區人口規模第二大的城市。近年來杭州的民營經濟、數字經濟發展突出。

濟南是第三經濟大省山東的省會,也是黃河流域的中心城市。值得注意的是,當前長江流域已經有4個國家中心城市,而黃河流域只有2個國家中心城市,因此濟南創建國家中心城市,有利於帶動整個流域的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競爭型代表城市名單,主要是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只有兩個城市尚未進入到特大城市行列,分別是合肥和福州,這兩個城市目前仍是城區人口為300萬到500萬的I型大城市。這兩個城市當前都存在一些短板需要加快補足。

其中,合肥從人口僅6.06萬人的小縣城,到如今GDP破兆,新興產業發展十分突出的強省會城市,高速發展的合肥已成為大陸最閃耀的明星城市之一。但由於起步較晚,基礎較為薄弱,合肥的城市規模仍比較小,未來仍需要進一步做大做強中心城市平台。

福州是海峽西岸中心城市,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去年福州GDP總量破兆,並且即將超越泉州,成為福建第一經濟大市。當然,福州的短處也十分明顯,包括中心城市平台較小,高教資源薄弱,高新產業數量偏少等。

總體而言,在北上廣深之外,打造一批高能級的國家中心城市,與北上廣深一起,成為全球競爭型代表城市,對大陸經濟高品質發展和區域協調發展十分關鍵。(新聞來源:中時即時 李文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