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後狂長!「2種野菇」千萬別吃 食藥署:小心腸胃炎型中毒

生活中心/游雅嵐報導

小心毒菇,「綠褶菇」在林園濕地公園現蹤。
小心毒菇,「綠褶菇」在林園濕地公園現蹤。

大雨後的草地,甚至山林間,經常會長出一朵朵小傘狀的蕈菇,讓人忍不住想摘下煮食,但可能暗藏食品中毒的風險。食藥署表示,有2種毒菇要注意,誤食後皆以腸胃炎型中毒症狀為主,提醒民眾小心。

長得低調卻很有事?認識臺灣常見有毒菇類

臺灣屬亞熱帶氣候,溼熱多雨的環境,最適合蕈菇類生長。一陣大雨後,山間、草地經常會長出朵朵小傘狀的蕈菇,雖然會讓人忍不住想摘下煮食,卻可能讓自身暴露於食品中毒的風險,近年來更已傳出多起食品中毒事件。

食藥署說明,臺灣常被誤食的野生毒菇為「綠褶菇(Chlorophyllum molybdites)」及「布雷白環蘑(Leucoagaricus bresadolae)」,乍看之下與其他可食菇類似,卻與一般認知有毒菇類都很鮮豔的認知大相逕庭。

常被誤食的野生毒菇為「綠褶菇」及「布雷白環蘑」。(圖/翻攝自食藥署)
常被誤食的野生毒菇為「綠褶菇」及「布雷白環蘑」。(圖/翻攝自食藥署)

兩種常見野生毒菇的生長期與外型

主要生長的春季到夏季的綠褶菇(Chlorophyllum molybdites),常見於低海拔農地、草地或林地,屬於中大型菇類,菌蓋寬度可達5~20 公分呈半球形,高度可達10~20公分,菌褶部位未成熟時為白色,成熟時逐步轉為黃綠色而得名「綠褶菇」。因整體外觀型態與可供食用之白色雨傘菇(Marolepiota procera)及雞肉絲菇(Macrolepiota albuminosa)相當接近,故民眾常誤以為是無毒菇類而誤食,是最常見毒菇誤食之種類。

另一種為布雷白環蘑(Leucoagaricus bresadolae),主要生長於春季及秋季,常見於低海拔之農地、草地或林地,菌蓋寬度可達3~8公分,呈半圓形至平展狀,中央略凹呈現暗褐色至灰紅色,高度約5.5~11公分,整體尺寸比綠褶菇略小,屬中型菇類,與一般常見食用香菇類似,也是常被誤食的品種之一。

中毒後會產生腸胃炎型症狀

上述兩種菇類誤食後,皆以腸胃炎型中毒症狀為主,可能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血便或脫水等症狀,其中,綠褶菇毒性較高,誤食後約1~3小時便會出現中毒症狀,而布雷白環蘑則較晚,約3~7小時出現中毒症狀。食藥署叮嚀,誤食不明菇類後如出現身體不適症狀,應盡速就醫,並妥善保存剩餘食物檢體或拍照記錄,以利後續診斷和治療。

食藥署也提醒,大部分有毒野菇毒素無法透過加熱或其他加工方式去除,因此,在路邊遇到野生菇類千萬不可隨意摘採或食用,應秉持「不採不食」原則,以避免食品中毒的發生。

轉載自衛福部食藥署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971期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逮重大違紀事件!列車長規避酒測 高鐵證實:已對失職人員提報懲處
雨量大進補!石門水庫增加「11天供水量」 寶山、寶二水庫蓄水率破3成
創34年最低!日圓加速急殺 兌美元貶破158大關
地震頻率3D圖「台灣突破天際」!鄉民傻眼:這樣正常?氣象署解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