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擬推紅毛猩猩外交惹議 挨批利用動物作棋子

(中央社記者黃自強吉隆坡12日專電)馬來西亞最近擬仿中國「熊貓外交」,向棕櫚油夥伴國推動「紅毛猩猩外交」惹議。保育人士投書媒體批評,這種殘酷作法對紅毛猩猩沒有任何好處,不應利用動物作為外交棋子。

動物權團體「善待動物組織」(PETA)高級副主席貝克(Jason Baker)最近以「保育重於動物外交」撰文投書大馬媒「太陽報」(theSun)。

貝克投書表示,數世紀以來,各國一直把動物作為外交禮物,中國現代的熊貓外交目的在促進良好的國際關係和貿易,這對熊貓來說卻只能窮其一生被關在籠子裡,雌性熊貓被迫反覆進行侵入性的人工授精和強迫懷孕,只能看著寶寶死亡或遭到帶走。

他指出,馬來西亞最近可能也採用這種殘酷做法,把紅毛猩猩送給購買棕櫚油的國家,再度引發關於藉動物作為國際關係工具的嚴重問題,大馬應優先考慮合作打擊野生動物販運,致力棲息地保護,而不是把動物作為外交棋子。

貝克認為,紅毛猩猩是大馬與印尼的本土物種,受到棲息地不斷消失等影響正瀕臨滅絕,這些聰明且有感知能力的動物面臨著黯淡的未來。

他說,紅毛猩猩如果被當作政治玩物,被迫從熟悉環境中離開或與族群分離,這對紅毛猩猩來說沒有任何好處,因此,大馬考慮贈送紅毛猩猩的消息令人心碎,無異迫使紅毛猩猩沒有大自然的飲食與生活環境,還得終身幽禁籠子裡。

貝克表示,紅毛猩猩能夠透過複雜手勢進行交流,也非常聰明,應善待這種有感知能力的動物,不應傷害他們並置於危險之中,或作為貿易籌碼促進國際關係。

另外,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馬來西亞分會也在官方網站說,維持一個健康的森林生態系統對紅毛猩猩至關重要,他們需要這些森林提供乾淨的空氣、新鮮水源、維持土壤穩定並提供娛樂。

不過,紅毛猩猩卻受限於棲息地不斷消失而數量下降,因此必須建立諸如提高對關鍵棲息地保育、保護紅毛猩猩意識與建立野生動物走廊等保護措施。

馬來西亞種植及原產業部(KPK)部長佐哈里(Johari Abdul Ghani)5月出席棕櫚油綠色保育基金會生物多樣性論壇開幕後於社群媒體發文稱,中國成功向各國啓動熊貓外交,大馬準備效仿中國推出毛紅猩猩外交,送給歐盟、印度和中國等主要棕櫚油貿易夥伴。

這項說法引發外界撻伐。(編輯:韋樞)113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