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粽比較不油熱量低?營養師解密「這樣吃」不怕胖!

生活中心/林靜芬報導

端午節還沒正式來到,已經有人因為太盡情享受粽子美味,健康報告又冒出紅字,李婉萍營養師表示,最近有名女性病患就因為吃多了粽子,使得原本控制還不錯的「三酸甘油脂」又超標了。有關粽子的迷思,甜的好或鹹的好?怎麼吃更健康,營養師幫大家整理了重點。


健康陷阱1:餡料單純的甜粽比鹹粽好?

不選鹹粽,改吃沒有肥肉和油拌炒的甜粽,是否真的就能避免血脂升高的風險?營養師說,事實上這些口感細密滑順的紅豆或芋泥等甜粽餡料,傳統做法都會加入不少豬油或沙拉油攪拌;而餡料裡的糖份,也會在體內轉化為三酸甘油酯,本身有高血脂症的人一定要把握適量的原則。


粽子比一比!營養師:南部粽餡料水煮、素粽沒肥肉「熱量」相對少
粽子比一比!營養師:南部粽餡料水煮、素粽沒肥肉「熱量」相對少



健康陷阱2:水煮南部粽、素粽比較不油、熱量更低?

另一個在諮詢常見的迷思就是,不同於北部粽先將糯米與配料一起拌炒再炊蒸、類似油飯的做法,南部粽因為是用水煮、素粽沒有肥肉跟蛋黃,所以熱量會比較少。其實這些鹹粽大多數的配料還是都會用油先炒過,素粽使用的素肉、素火腿、栗子、花生等,也有澱粉及油脂含量較高的問題。所以重點是在於食用份量,粽子越大相對熱量也越高,大顆和小顆肉粽的甚至會差到200大卡。

食粽技巧1:「一次一顆,取代正餐」

李婉萍營養師提到有病患原本透過飲食的改變讓血脂獲得控制,可是一疏忽在每天的正餐內容外、又加了兩顆粽子,雖然體積不大,但累積下來也是負擔。屬於糯米製品的粽子,已經包含了澱粉、油脂及配料,基本上熱量都已超過一碗白米飯,要視為正餐、取代米飯,也就是主食代換的概念,且重量最好不超過250公克,不管鹹粽甜粽都需合併算入。而患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或有消化不良者,建議避免餐餐吃粽、一天1顆粽子較合適。


食粽技巧2:「換個順序吃,提升飽足不怕胖」

粽子比一比!營養師:南部粽餡料水煮、素粽沒肥肉「熱量」相對少
粽子比一比!營養師:南部粽餡料水煮、素粽沒肥肉「熱量」相對少

避免吃過量的粽子,營養師建議,可搭配植物性蛋白質、足量蔬菜,現在當季的竹筍是不錯的選擇!(示意圖/翻攝自FREEPIK)



因為口感香甜軟糯易入口,缺乏咀嚼感,加上沒有纖維質,導致單吃一個粽子往往都不夠飽,不小心又吃了第二顆或其他東西,這才造成熱量爆表。若搭配豆腐豆乾等植物性蛋白質、足量蔬菜,以及現在當季的絲瓜湯、竹筍湯或冬瓜湯,營養均衡又有飽足感!飲食不妨依照「先蔬菜、再吃蛋白質、最後澱粉(粽子)」的順序,也可再餐後選擇同時含有膳食纖維和消化酵素的鳳梨、木瓜、奇異果等水果,幫助消化,一般粽子鈉含量較高的問題,也可以藉由蔬菜和水果富含的鉀離子加以平衡。

原文出處:南部粽、素粽「熱量」相對少?營養師解密再揭2技巧「取代正餐不怕胖」!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彰化和美3.7地震與「這斷層」有關? 氣象署地震中心解釋了
生活太累想AFK暫離?帶您伴隨音樂走進治癒身心靈的森林農場
蛋價「慘摔跌爛」創新低!鄉民哀嘆「根本無感」:加蛋還是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