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熱吃「2冰品」恐愈吃愈熱,還會胖!加水果沒比較好 營養師提醒:千萬別晚上或睡前吃

 

氣溫持續飆高,各式消暑聖品及冰品陸續上市,民眾常冰飲料下肚而覺得清涼暢快。只是冰品及涼飲真的能解身體的熱及渴嗎?

 

夏天大啖「2冰品」恐越吃越熱!   這樣吃讓體溫變高還會發胖

 

衛生福利部樂生療養院營養室主任蘇嘉華營養師表示,吃剉冰、冰淇淋時的降溫感受只是暫時的,並不能讓身體真正達到散熱的效果。以冰淇淋為例,其由牛奶、奶油、糖等原料製成,含有不少脂肪,而食物中的脂肪、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質,會讓身體進行消化作用時,造成體溫上升、身體不容易散熱。由此可知吃冰只會讓身體燥熱、情緒煩躁,無疑是飲鳩止渴、提油救火。

再者,即使剉冰或清冰的主原料為清水, 如果搭配糖漿、煉乳、水果等,甚至再來份聖代冰品大餐,這時除了剉冰的寒性外,搭配冰品的佐料與水果的大量糖分,容易導致體內濕氣堆積。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在晚上或睡前大啖冰品,更容易導致熱量堆積並造成肥胖。

 

 

剉冰止渴效果不如白開水!   空腹、晚上吃冰都超傷身?

 

蘇嘉華營養師解釋,戶外勞動或運動者受高溫侵襲且水分補充不足時,會讓體熱不易排出體外、造成中暑。嚴重會高燒昏迷、急性腎衰竭,甚至死亡;而從高溫室外突然進入低溫涼爽的冷氣房,也會造成體表面的毛細孔、微血管急速收縮,導致體內熱氣出不來,而有頭痛、噁心、食慾不振等症狀的中暑,這類狀況常被誤認為是疲勞或感冒而輕忽。

因此,蘇嘉華營養師提醒民眾,水分的攝取應優先以白開水做為主要來源,並避免利尿的咖啡因飲品、多熱量的含糖或運動飲料。水分飲用可分段補充每次150-200c.c.為佳。銀髮族群建議在晚餐前將一日所需的水分攝取完畢,以防止夜尿頻繁。

此外,大熱天食用冰品並不需要完全禁止,但要注意攝取量以及內容物,且建議在午間11-16點時食用,而非晚上或睡前才吃。至於常會有過度流汗、口乾舌燥、便秘等狀況者,吃冰時應少加煉乳或果醬等高糖食物,否則會使身體水分黏稠,排便或流汗更黏膩。另外,切忌空腹吃冰,最好是飯後1小時再吃,避免冷熱食物交錯刺激腸胃不適。

 

 

夏天最消暑飲食不只西瓜、綠豆?    營養師曝配料「這樣選」最能解熱

 

最後,蘇嘉華營養師指出,要降低身體的燥熱感,應以攝取「涼感」食物或配料為主,如綠豆、紅豆、仙草、愛玉,或黑豆水、無糖青草茶、甜菊薄荷茶、菊花茶或枸杞蕎麥茶等飲品;適量的水梨、蓮霧、西瓜、楊桃、香瓜及奇異果等水果也可補充因酷熱所消耗的體力,並幫助恢復疲勞。

不過,體質偏寒、懷孕婦女及需要控制血糖者,上述食物應避免過量攝取。建議民眾有疑似中暑的症狀,應適當補充溫開水外,須盡速就醫,根據症狀與體質調理改善,避免症狀加劇。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潮健康、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吃冰消暑不想變胖!選「冰淇淋or霜淇淋」? 1圖揭「各類冰品陷阱」
·防中暑必吃!「15種涼感食物」營養師激推 3類人吃冰加煉乳、果醬恐害汗超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