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早期有徵兆 應及時就醫

關注失智症早期徵兆,早期介入刻不容緩。(桃園療養院)
關注失智症早期徵兆,早期介入刻不容緩。(桃園療養院)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失智症不只是老人的「古怪行為或自然老化」,而是一種需要及早治療的腦部功能退化疾病。許多家庭成員誤以為患者只是變得固執,忽視了就醫的重要性,但實際上,這是一種需要醫療介入的疾病。

失智症(Dementia)涵蓋多種症狀,包括記憶力減退、語言能力下降、空間感喪失、計算能力下降、判斷力變差、抽象思考能力減弱和注意力不集中。患者還可能出現行為改變、個性變化、妄想或幻覺,這些症狀會嚴重影響其人際關係和工作能力。

由於記憶力衰退是失智症最早出現的症狀,輕度失智患者看似正常,意識清晰,日常生活尚能自理。雖然有認知障礙,但尚未嚴重影響生活功能,因此周圍人常誤以為這只是年老的自然現象。只有與患者朝夕相處的人才會注意到異常。因此,當家人出現記憶力下降、個性改變或智能減退的情況時,不要輕視這些症狀,應該進行全面的評估,以確定記憶力或智能減退的程度,並評估是否存在高血壓、糖尿病、憂鬱症等可控制的風險因素,或通過改變生活方式來減緩症狀惡化。同時,需定期檢查以監測病情,及早進行治療。

關注失智症早期徵兆,早期介入刻不容緩。(桃園療養院)
關注失智症早期徵兆,早期介入刻不容緩。(桃園療養院)

桃園療養院神經內科簡仲賢醫師提醒,及早識別並治療失智症症狀,可顯著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減輕家庭和社會的負擔。如果您或您的家人出現相關早期症狀,請及早就醫,尋求專業診斷和治療。

桃園療養院一般精神科主任詹佳祥醫師指出,近期新型的腦醫學工具,如近紅外光腦光譜儀(fNIRS, functional near infrared spectroscopy)和經顱磁刺激術(TMS,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等,逐漸在腦功能評估和失智症介入治療中扮演重要角色,將可為臨床診療提供更多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