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症患者 足不出戶容易誘發妄想
很多民眾認為失智症患者要減少外出,然而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鄧世雄醫師提醒,患者長時間待在家中,容易誘發妄想。 前天主教耕莘醫院院長鄧世雄醫師昨(十二)日在洪鈞培文教基金會公益講座中指出,讓失智症患者參與團體活動或接受社區日間照顧或機構照顧服務能夠使心靈上獲得滿足和體力上得到適時的消耗,減少異常精神和行為問題。多認識朋友,增加生活樂趣,還能讓家人與患者建立起規律的生活。 陪伴失智症患者時,鄧世雄醫師強調,「要當一個親切的人,而不要當一個只會講道理的人。」不要光靠語言說服對方,要用讓對方感到安心的笑容、手勢、動作的身體語言表達。 醫師指出,失智症照護的目標是儘可能繼續維持患者罹患失智症前的溫暖親情、人際關係。即使患了失智症,仍能保有人與人之間的情誼。適當的正確的治療改善認知功能和精神行為症狀。如此多半能有效延遲失智症的惡化,而使感情維繫得更長久,提升生活品質。 鄧世雄醫師建議,努力找出失智症患者仍保留的認知功能、興趣、喜愛的活動、尊重他們的本性;同時盡量貼近他們的感受,藉由活動對話、身體語言的互動,讓患者和家人與周遭的人共享體驗,感受到當下和家人、朋友共同生活在一起。 即使大腦已經出現中等程度的阿茲海默症病理變化,有些民眾還是能維持正常的生活。鄧世雄醫師表示,文獻顯示積極參與社會活動,維持人際關係的人,即便腦部出現變化,依然能維持生活上的活躍。 醫師指出,文獻上有不少這類的個案,例如104歲去世,其大腦已有中等程度的阿茲海默症的病理變化的馬提亞修女(Sister Matthia)在世時沒有失智,非常活躍。在103歲那年,國家地理雜誌發表了一張發表了她一張滿臉笑容在編織手套的相片,她還嫌它看起來太老。 另如教了28年書的白娜戴特修女(Sister Bernadette)在85歲因為心臟病去世,其大腦解剖顯示有嚴重的阿茲海默症但她生前的3個年度(80多歲的年紀)認知測驗均正常,也沒有退步的現象。醫師指出,非藥物治療對於患者的精神行為問題,甚至部分的認知功能都能提供一定程度的改善,也能減輕患者的精神症狀。 有些患者是因為腦部功能受損,造成記憶與其他認知功能障礙,常破壞人際關係圓融,患者為此會感到壓力,進而容易引起精神行為問題與沮喪。他們仍希望還能保有原來的自己,有尊嚴與人和睦相處。患者腦神經的情緒中心(杏仁核)功能並未衰退,有時對情緒感受反而更敏感。病患臉上沒有表情,並不代表內心沒有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