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火燒連營後…為何不乘勝追擊活捉劉備?陸遜想到這2點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劉備。(示意圖/翻攝自百度百科)
蜀漢主君劉備,於西元221年發動夷陵之戰,是蜀國由盛轉衰的關鍵。再戰役初期,劉備靠著地利連克數城,直到夷陵地區,陸遜知道自己無路可退,就在此安營,與蜀軍對峙。劉備也在夷陵聯營,甚至讓水軍上岸,這讓陸遜發現有機可趁,派人繞後放火,才會有接下來的「火燒連營七百里」。令人訝異的是,劉備敗逃回白帝城時,陸遜怎沒有乘勝追擊?其實他考量到這兩點,倘若當時深追,吳國恐元氣大傷。
蜀漢和東吳為了打夷陵之戰,各自派出精銳應戰,因此這場戰疫對雙方來說至關重要,不過結果卻是蜀漢大敗而歸,那當時吳軍有追擊劉備嗎?根據《三國志先主傳》記載,「吳遣將軍李異、劉阿等踵躡先主軍,屯駐南山。秋八月,收兵還巫。」可見當時吳將確實有派人追擊,不過不是大部隊,而是由李異等人率領的小部隊而已。
《三國志 陸遜傳》中更清楚說明陸遜不追擊的理由,「又備既住白帝,徐盛、潘璋、宋謙等各競表言備必可禽,乞復攻之。權以問遜,遜與朱然、駱統以為『曹丕大合士眾。外托助國討備,內實有奸心,謹決計輒還』。無幾,魏軍果出,三方受敵也。」
陸遜當時考量到,雖然夷陵之戰是蜀吳之間的戰爭,但大部隊深追、直搗益州核心,可能會讓東吳被曹魏突襲。據《三國志 曹丕傳》記載,「閏月,孫權破劉備於夷陵。初,帝聞備兵東下,與權交戰,樹柵連營七百餘里,謂髃臣曰:『備不曉兵,豈有七百里營可以拒敵者乎!『苞原隰險阻而為軍者為敵所禽』,此兵忌也。孫權上事今至矣。『後七日,破備書到。』」
▲陸遜。(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孫權在大戰前就向曹魏稱臣,就是希望自己不要兩面受敵,而曹魏也很希望看到蜀吳相爭,甚至暗中準備兵力,準備以孫權討伐劉備的名義南下,而陸遜就是算到這點,才會在夷陵大勝後,只派偏軍追擊,並把注意力挪向北方的曹魏,這有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還有另一點是,蜀漢地勢崎嶇,如果陸遜要入川追擊,不但水路要逆流而上,還要越過數個天塹,更何況蜀漢並非全軍覆沒,仍有部分軍隊留守巴中和後方,如果吳軍貿然闖入巴蜀,不但要面對熟悉山地作戰的士兵,吳軍能不能全身而退都是個問題。
北有曹魏,入川又難!陸遜當然不敢冒風險,於是派出李異追擊劉備,自己則率軍在南山一帶屯軍到8月收兵,結束這場史詩級戰役。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20歲職軍騎重機139線撞樹亡!警驚曝:曾見白髮嬤站懸崖招手
賣周杰倫黃牛票…他聽到被聲押「怕1事」崩潰喊:被法警勒死算了
朱元璋宴請開國功臣…劉伯溫看2菜上桌:我們今天必死!
名將白起為何下令打仗期間禁吃羊肉?士兵走50步後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