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生寵物守宮躺壽司醬料碟 疾管署:身上恐帶「這1菌」致感染

近日食安問題頻傳,元智大學一名女大生日前帶著寵物「守宮」吃壽司,還把守宮放到壽司醬料碟上擺拍,遭外界指責,而守宮是否引發傳染疾病,也引起衛福部疾管署關注。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說,近日「守宮」新聞備受關注,經查,守宮身上可能帶有沙門氏菌,接觸後若未將手洗乾淨,直接接觸口鼻,或食入受汙染食物,恐導致感染。

曾淑慧說,動物與人一樣,身上不可能無菌,經查,美國、加拿大曾發生沙門氏菌群聚事件,美、加相關單位局調查發現,群聚事件可能與民眾飼養的爬蟲類寵物有關,提醒民眾應多加注意,而目前監控國內沙門氏菌疫情,並未發現異常。

依疾管署疾病介紹,沙門氏菌於人類慢性帶菌者較少,但在動物及鳥類較為普遍,傳染源可能為家禽、豬、羊、馬、牛、齧齒動物及寵物(如鬣蜥蜴、烏龜、小雞、蛇、狗、貓…)等。

傳染方式為食入被動物或人類糞便汙染的水或食物,受汙染的食物,例如,生的或未煮熟的雞蛋、雞蛋製品、牛奶及牛奶製品、肉類及肉類製品等,若食物保存不當,沙門氏菌易在高溫下大量繁殖,更易傳播。少數散發病例為接觸寵物而感染。

目前感染大部分發生原因是,食物來源遭受汙染,少數是因帶菌者汙染食物,或人與人直接糞口接觸引致。本病較易發生在7至10月,氣候溫暖的季節,世界許多國家的發生率有增加的趨勢。

疾管署指出,感染沙門氏菌的臨床症狀,以急性腸胃炎表現,在感染後約6至48小時,會有噁心、嘔吐及下痢等,伴隨發燒及腹部絞痛等症狀,通常發燒72小時內會好轉。嬰兒、老年人或免疫功能低下者症狀通常較嚴重,易因菌血症引發其他嚴重併發症,民眾應提高警覺。

沙門氏菌預防方法

(一)WHO食品安全五要訣:

1. 保持食品清潔。

2. 生食熟食要分開。

3. 食物要完全煮熟(尤其是雞蛋與家禽肉類)。

4. 食物保存在安全的溫度。

5. 使用安全的飲用水與食品。

(二)一般防治措施:

1. 烹調食物前或餐前便後應確實洗手,小心處理食物。

2. 食物應以保鮮膜包裹後置入冰箱,再次食用前應加熱煮熟。

3. 沙拉及冷盤之保存應特別謹慎。

4. 被蒼蠅沾染、過期或腐敗等不潔食物,均應丟棄,切勿食用。

5. 牛奶和奶製品應滅菌後再食用。

6. 水塔應經常清洗及消毒,旅行或野營時,用水應煮沸消毒。

7. 水泥砌磚水塔若已生苔,請儘可能更換成不鏽鋼製品,以維護飲水衛生安全。

8. 確實撲滅並阻隔蒼蠅等病媒,垃圾應加蓋並定時清除。

9. 如有嘔吐、腹瀉或發燒等病徵,應儘速就醫,並避免處理食物,以防傳播他人。

【看原文連結】

更多udn報導
賣場結帳遇插隊!阿嬤狠嗆「1句」讓律師啞口無言 驚嘆:邏輯太強大
女兒念私中遭排擠只因「爸爸開這牌子的車」媽媽心疼喊:我錯了?
佛心降價! 便當店公告「雞腿、雞排飯降價」萬人大讚 調降原因曝光
恐怖倫常慘案!富商遭2女兒合謀亂刀砍死 原因「非為遺產」更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