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朋友注意!預防勝治療 25歲就該接受乳癌風險評估
乳癌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第二名,估計今年美國將有4.2萬名女性死於乳癌,醫界呼籲女性預防甚於治療,一般女性大約40歲開始就要接受乳房X光檢查,但在使用儀器檢測前,其實醫師建議女性25歲就該進行乳癌風險評估,包括家族病史、生育年齡等進行評分,有些人會在評估後被判定需要更早進行乳房檢查;醫師同時呼籲女性平時不能輕忽身體警訊,一旦發現乳房有變化,千萬別拖延,乳癌就跟所有癌症一樣,越早發現,治療成功機率就越高。
身為女性最常見的癌症第二名,乳癌跟所有癌症一樣,預防甚於治療──
美國克利夫蘭診所乳房外科醫生 彼得斯 (Erica Peters) :「在乳房篩檢和乳房護理方面,應該涉及個人化護理,這意味著每個人都會根據個人和家族史,制定不同的篩檢方案。」
估計美國今年將有4.2萬名女性死於乳癌,醫界呼籲婦女重視乳癌預防,其實在使用儀器檢測前,還有多種方式可以評估,包括線上調查,或是醫師專業諮詢,項目包括年齡、家族病史、是否罹患其他可能造成乳癌的癌症,除此之外像是第一胎的生育年齡,種族和乳房密度,都在衡量範圍,評分後將決定當事人可從幾歲開始進行乳房檢測。
美國克利夫蘭診所乳房外科醫生 彼得斯 (Erica Peters) :「大多數女性應該在40歲時,進行第一次的乳房X光檢查,有些女性因為個人或家族病史,可能需要提早一些。」
醫師建議,所有女性都應該在25歲時接受乳癌風險評估,尤其是有家族病史者,如果不確定家中是否有成員曾罹患乳癌,現在也有基因篩檢可以提供參考。
美國克利夫蘭診所乳房外科醫生 彼得斯 (Erica Peters) :「我們會依靠遺傳諮詢師,他們可以根據我們對家族史的了解進行譜系分析,然後進行測試,看看您是否確實攜帶會增加乳癌,或其他癌症風險的基因突變。」
女性平時就該注意乳房變化,一旦發現異狀,千萬不要拖延。
美國密西西比大學醫學中心乳癌治療和預防計畫主任 克拉夫特 (Barbara Craft) :「你可能發現乳房有硬塊,或是你開始出現新的症狀,感覺乳房有新變化,或是任何症狀,例如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只要是引起你擔心的事情,不要拖延。」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女主播西德納(Sara Sidner),也在今年1月宣布自己罹患乳癌,過程中一度哽咽。
CNN主播 西德納 (2024.1.8) :「我很少生病,我不菸不酒,家族也沒有乳癌病史,但是現在,我罹患第三期乳癌,這真的很難開口,我已經在第二個月的化療。」
職場上的女強人,面對各種採訪狀況都處變不驚,但西德納在化療的路上遇到不少挫折,因為這跟工作不一樣,你的努力和收獲不一定成正比。
CNN主播 西德納 :「我每天都要我的身體接納這些毒素(化療),要我的身體存活下去,有一天我在健身房拿起手機...我在想我的這副身軀,正在受到龐大的折磨,我要對我的身體道歉。」
三個月的化療,讓西德納在切除雙乳後重返職場,她也學到了教訓,呼籲大家好好愛護自己的身體,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努力活著。
CNN主播 西德納 :「X你的癌症,我正在慢跑,我還活著。」
西德納在影像紀錄中,分享了她在化療中使用的冷凍帽(cold cap),幫助減少掉髮,這也是現代醫療逐漸進步中的一環。今年的戴森設計大獎(James Dyson Award),由愛爾蘭一名24歲女性漢弗萊斯(Olivia Humphreys)拿下,她設計的可攜式頭皮冷卻儀,是來自6年前母親罹患乳癌時,她看著媽媽使用頭皮冷卻儀,卻因為機器太過龐大得出的靈感。
2024戴森設計大獎得主 漢弗萊斯(Olivia Humphreys) :「這台機器需要一直插電,所以你必須坐在角落靠近插座,如果你要去廁所,你得拖著非常大的機器過去,想辦法進到小隔間,真的很困難。」
不過她母親也因此保住了大約六成的頭髮,從2019年治療結束後,至今癌症沒有再復發過。美國一項研究顯示,使用頭皮冷卻系統的早期乳癌患者,有超過三分之二的人可以保留一半以上的頭髮,讓漢弗萊斯決定在大學最後一年,設計這款名為「雅典娜」的小型頭皮冷卻機,使用低成本充電電池,只要充3個半小時,就能讓儀器達到攝氏3度的低溫,而且重量只有3.8公斤。
2024戴森設計大獎得主 漢弗萊斯(Olivia Humphreys) :「它大約是A4紙大小,稍微大一些,我嘗試將它設計成,如果您往返醫院,可以輕鬆地將機器放在汽車的腳踏墊上,並且可以輕鬆攜帶。」
雖然目前雅典娜只是一個原型設計,還沒接受過醫學測試,但漢弗萊斯已經與一家新創醫療公司合作,她表示一旦設備可以正式發表,第一件事就是捐贈給癌症慈善機構。
2024戴森設計大獎得主 漢弗萊斯(Olivia Humphreys) :「有研究顯示,一些女性認為失去頭髮和失去乳房一樣難受,事情就是這麼極端,是的,這就是化療之外的一種額外治療。」
化療不只是生理上的痛苦,心理上也有各種難關需要克服,化療治療領域不斷更新進步,只希望人們在抗癌的路上少一點痛苦,不再是孤立無援。
更多 TVBS 報導
音樂老師「聲音沙啞」以為使用過度 檢查罹甲狀腺癌
凱特王妃遭爆「根本沒罹癌」 陰謀論爆:為低迷王室打同情牌
發燒、沒胃口!6旬婦就診「竟罹大腸癌」醫示警1症狀恐病變
不菸不酒從不熬夜!42歲文創家「抽搐就醫」驚罹肺腺癌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