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菸不酒「拉血便」以為是痔瘡!腸鏡一照「已第三期」 醫示警6症狀

記者黃韵涵/綜合報導

50歲的許小姐,平日都有運動習慣,也不菸不酒,體態也算是正常,自認身體很健康。過往每4~5年會安排基礎健康檢查但從來沒做過大腸癌篩檢,因覺得自己還算年輕還不太需要大腸癌篩檢。某日,她看到新聞報導台灣大腸癌發生率世界第一,並且好發於50歲以上族群。她心想,今年似乎是時候來為自己安排一次篩檢。

<strong>50歲女子不菸不酒罹大腸癌。(圖/北投健康管理醫院)</strong>
50歲女子不菸不酒罹大腸癌。(圖/北投健康管理醫院)

近期她經親友建議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進行無痛舒眠腸胃鏡檢查,無痛麻醉可讓受檢者在檢查過程中感覺舒適,簡單來說就是睡一覺起來,檢查就完成了,可以避免大腸鏡檢查所帶來的不適感及緊張焦慮,相當適合初次檢查的人。但許小姐沒想到的是,在人生的第一次大腸鏡竟發現自己早已罹患大腸癌。在大腸內視鏡檢查過程中發現一處易碰觸出血的腫瘤,經切片檢查病理診斷為腺癌,之後轉借到直腸外科治療,手術順利切除腫瘤,最後確認罹患大腸癌第三期。

許小姐得知這樣的結果相當震驚,也帶著一絲絲懊惱太晚面對檢查。她坦承近半年來發現如廁時糞便會帶血,但本身有痔瘡問題,所以就自認為只是痔瘡出血而已就不加理會。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梁程超指出發生血便的原因有很多種,像是痔瘡、肛裂、發炎性腸胃道疾病等,甚至是大腸癌、直腸癌等,都可能發生血便的情況,所以,當發生血便時千萬不能輕忽。另外補充說明,大腸癌伴隨症狀除了糞便帶血之外,還有像是貧血、腹脹、腹絞痛、排便習慣改變、裡急後重及體重莫名減輕等,提醒民眾千萬不能輕忽。

梁程超提醒,「大腸癌」是國人發生率第一的癌症,初期幾乎沒有症狀,通常出現血便、體力變差等症狀時,可能已發展至中晚期。所以如何辨認是否罹患大腸癌,最好的方式就是不管有無症狀,只要年滿 50 歲都應該接受大腸癌篩檢。

延伸閱讀
56歲男日飲超過10罐啤酒 診斷罹「啤酒性低血鈉症」險送命
96歲翁受「攝護腺肥大」困擾 靠1新技術恢復順暢小便
「飲食習慣不良」易造成骨質疏鬆!醫:骨本25歲後開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