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吹冷氣「電費0元」能效一級家電這麼神?台電:凡事都有一個BUT!

▲圖/Getty
▲圖/Getty

台灣已經正式進入夏天,天氣越來越熱,許多人已經受不了開冷氣,卻也使得用電量、電費飆升,不過日前有網友分享自己的「0元電費帳單」引起關注,也讓人開始再度留意購買家電時「能源效率」的省電重要性。但是能源效率1級,真的就代表最省電嗎?

一名網友在臉書社團「爆廢1公社」表示,自己家總共4層樓、裝了3個電表,一樓有2台冰箱、按摩椅,二樓則有一台定頻冷氣和變頻洗衣機,三、四樓則有電爐和變頻冷氣且共用電表。

而日前,他收到電費帳單,發現二樓應繳金額竟然是0元驚訝不已。帳單上列出,2個月二樓只用了140度電共233元,扣除節電獎勵175元、電子帳單優惠10元後,最後只需繳交48元。

由於電費金額實在太低,因此電費直接併入下期計算,因此本期不需繳交任何費用,他直呼「自己還是頭一次遇到不用繳電費」。

冷氣挑一級能效最省電?台電:還有2指標會更省

到底是如何省電才能電費0元?原PO表示,媽媽住在二樓且只有睡覺的時候才會開冷氣,一次大概吹4~6小時,可能是因為這樣才這麼省。他進一步解釋,因為二樓的冷氣是定頻的,用電量卻很低才會讓他這麼驚訝。

部分網友則分享省電經驗,表示只要把家電都換成「1級能源效率」,用電量差異就會很明顯,「一級變頻電器冷氣、冰箱,省電真的有感」、「換成變頻冷氣,每天從下午吹到隔天早上9點,每期電費也才不到2K」。

選購能源效率1級的冷氣很省電,但是不是只要標示能效1級的冷氣(額定冷氣能力kW相同時),耗電量就都一樣呢?台電解釋,如果是這樣子認為的話,那不太對,因為就算如此,不同的品牌、機種,耗電量還是會有差異。

其實只要節能幅度達到1級節能標章設定的「基準值」以上,冷氣的能源效率就會被認定為1級。台電強調「凡事都有一個BUT」,每台冷氣比1級的標準多出多少,全看機種而定。

舉例來說,如果60分以上為及格,但A有60分跟B有90分,雖然2個都是及格,但程度上還是不同。因此如果想從同樣的1級機種中,再挑選出最省電的機型,台電提供以下2種判斷方式:

一、從中選擇「CSPF值」高的機種

CSPF是指冷氣季節性能因數(Cooling Seasonal Performance Factor),由於它能更精準預估空調的能源效率,經濟部能源局公告從106年起,用CSPF值取代過去判定省電能效的EER數值。

台電解釋,一般而言CSPF值每提高0.1,就可節約2~3%冷氣機用電。

二、從中選擇每年耗電量標示最低者

除此之外,台電也再次呼籲,冷氣溫度設定26~28度並搭配電扇一起使用,也可以很涼也省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