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運動》花蓮地震頻繁 請執政者幫花東找到適當的生活方式

花東每次大地震房屋坍塌後,中央都會公布多項補貼及減免,但許多鄉下人根本沒有儲蓄,以致無法先修繕後補助。(圖片來源/國防部軍事新聞通訊社)

花蓮接連遭遇兩次嚴重地震,再加上這幾年地震連續發生,甚至學者專家都指出已經進入地震的高發期,經常安於地震的花蓮人,應該恐懼憂慮。

我常想國家的未來領導人,應該提出和平的具體方法,告訴人民國家是安全的。在花蓮也必須拿出具體方法,讓花蓮人免於地震的恐懼。

花蓮土地空曠,人民應該分散居住降低風險

如果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祖先,我應該離開花蓮。花蓮不是一個安全的地方。更不應住在電梯公寓,或者不該把年邁母親安置在逃生不易的店面住家後方。

思前想後,哪裡是花蓮人安全的地方?或者哪一種居所,是花蓮人安居的方式。

花蓮土地這麼空曠,理應分散市區人口,利用土地優勢規範能夠躲避地震的生活方式。從長遠安全的生活模式,建立自己的鄉村、城市。

然而,受限於土地價格與規範、加上就業與經濟發展。鄉下花蓮人大都離開家鄉,市區成了追求觀光商業利益的城市,真是愚昧短視的祖先。

我的大伯母死於民國四十年大地震,留下堂姊、堂兄三個嬰幼兒。我自己這幾年經歷三次地震救災。一次台南、兩次花蓮。這次在玉里、富里救災有兩個強烈感觸。一、 是平房、散居真是這次地震沒有嚴重傷亡的主因。二、 是許多部落真是危險。

後山從開發以來從來不是好山好水,國家勢力進入花蓮發生嚴重的征戰。清朝時開發後山,北中南三路各自引發了嘉禮宛事件、大港口事件、大庄事件。大量原住民被屠殺驅趕。

日治時期爆發太魯閣事件、七腳川事件。造成太魯閣族青年大量死亡。總督府從而推動土地國有化以及高山移住,大範圍改變的原住民生活的環境與位置。

部落真是不安全

許多部落並非在深思熟慮以及經過歷史教育累積經驗所形成可以傳諸子孫的生活環境,而是為了政治管理方便。國民黨反攻大陸時期,政府更少認真建設地方、部落。

現在許多部落的生成都是高山移住和黨國時期追求經濟發展的產物,地理位置不安全。許多建物更是到都市打工的建築工人依現有條件自立建築,因此許多居屋並不安全。這次地震和多次救災的經驗告訴我,許多部落真是不安全。應該尋找更安全的地方、發展更適合的居處模式。

這次在松蒲、東里看到許多接力屋。有錢蓋一段,後來再蓋一段。或者先立了柱子,再補上牆壁,最後形成看上去有四面牆的房子。但其實並沒有鋼筋連接,也不知道建築的基礎如何。也有擋土牆沒有做地基,沒有做排水,在這次地震過多天後被雨水灌入垮掉的情形。更嚴重的是地盤滑動造成地裂的現象。

花蓮觀光活動不斷,但這是誰的需求?

這次中央政府面對震災並未成立救災中心,地方政府甚至與慈濟、台積電進行重建分工。迅速讓全體國民轉移注意、忽視了東部災情的嚴重災情,政府功能旁失。中央與地方忙於選舉。人民的最大幸福原地不動。

大都市有都市更新、危老建物重建的壓力與需求。住在面對極端氣候、地震的鄉下人,更應該匡列危險地區,帶領村民一起討論險中求安的方法。

2018年2月6日晚上十一點發生的地震,花蓮倒了兩棟大樓。這次地震造成17人罹難,其中包括9名中國大陸遊客不幸罹難、1名重傷。雲門翠提大樓有14人罹難,統帥飯店則有1人遇難,另有2人在民宅中遇難。根據花蓮縣災害應變中心的統計,地震過後至7日上午12時,全花蓮就醫人數共計241人。

如今地震過去四年了,又經歷了疫情衝擊。我們的國家從中央到地方,都花蓮在舉行活動、推動觀光。甚至有一家高樓飯店就要開幕。這真是花蓮民眾的需求,還是商人需求,政客的花俏手段。

2022花蓮地震,政府救災態度草率

2022年花蓮地震到底災情如何。勘驗是否詳實,不無疑慮。地震發生後大家以為只是鎮上7-11倒榻。隨後才知道橋梁倒榻、許多學校嚴重受災。到行政院長震後視察,對農村散居民屋的受損掌握都還不足夠。

雖然緊急徵調花蓮建築師成立勘災的隊伍,但幾天後就解散。許多民眾抱怨,村幹事、村里長根本沒有到現場勘災,勘災隊伍隨即解隊。院長走後宣布中央不成立救災機構,地方快速和兩個熱心單位慈濟、台積電進行分工。

經過媒體報導後中央地方公布租屋、修繕補貼以及多項減免。但許多鄉下人根本沒有儲蓄,以致無法先修繕後補助。租屋和補貼也是空話的多。主計、研考、監察單位應該探查這些救濟動作到底發放多少。缺乏這些數據不是態度草率嗎!

對公共設施損毀描述極不正確,甚至忽略了崙天大橋斷裂、玉里大橋、長富大橋毀損、多所學校受損、東里車站火車出軌、東里舊車站傾倒。更沒有提到上千戶民居受損的事情。面對災難態度草率。

地震還會再來,請政府嚴肅面對人民生活問題

地震還會再來嗎!我的父母、子孫安全嗎?兩次地震大家都很狼狽。我的父母親其實是在地震結束後,才由鄰居幫忙從最裡面的房間往後走防火巷才得以離開家裡。

我決定返回花蓮後,歷經兩次深夜地震。抱著兩個孫子,倉皇走下十一樓。安頓後再搭電梯上樓。我們被昂貴的土地、建築限制住了。我們被追求觀光的商業模式限制了。

哪有人民生活是為了觀光發展而存在的道理,哪有人民為了經濟發展犧牲生活的道理。以前台灣為了追情經濟發展不惜「家庭即工廠」,不惜犧牲環境、人民健康。我們早已經不是那樣的國家。我們有能力改善自己的生活,政府請跟上人民的腳步。不論是賴清德或侯友宜,柯文哲、朱立倫、郭台銘也可以,請嚴肅面對每個地方人民生活的問題。

土地資源應該開放,讓比較窮、比較困難的花蓮人,能夠利用土地優勢面對自己的生活危機。壓制建築、土地的炒作。找尋花東適當的生活方式。


《詩經.國風.召南.甘棠》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敗,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說。」

這是周朝人民懷念召伯所留下來的一首古老的詩歌。他曾經在一棵棠棣樹下就地辦公,人民懷念相互叮囑,不要剪伐了這棵樹。
好行小惠的人得不到這樣的尊敬的。

好人會館

榮墩0987362780 純敏0920463995賴手機搜尋
花蓮市華西路123號司令台

好人會館 豐川書院
藍天機電—台北好人會館水電基地(建國&慧如) 0982106799
新北市板橋區文聖街135巷21號1樓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立院成兵役延長擋箭牌?民進黨擬提案從「備查」改「審查」 朝野政黨要「共同承擔」
24小時內71架次共機擾台 白宮說話:這些活動破壞穩定 有誤判的風險
現在不賣價格會更慘?房市冷 屋主的降價、議價空間都增加了

◤家裡都該備一個防災地震包◢
地震避難包、急救包、防災糧食一次備足!
預防地震 免打孔櫥櫃安全固定器
防傾斜防倒 推薦家具安全櫃
關鍵時刻的防災自救備品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