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食好事】協助台青接軌國際名校MIT 青創打造飲食全攻略

現在,你有機會不用花半年到一年時間準備各種入學測驗成績,即可有機會透過短時間的創新創業實戰營,體驗原汁原味的麻省理工學院(MIT)學校課程及氛圍。

何文馨(左2)提到,想要建立B2C的食安資訊平台,讓中小型餐飲業者能夠直接在食安資訊平台上交流。
何文馨(左2)提到,想要建立B2C的食安資訊平台,讓中小型餐飲業者能夠直接在食安資訊平台上交流。

MIT認為科技最終也將改變教育產業的型態,如同Uber可能改變計程車移動服務行業,這次好食好事基金會與MIT合作的實戰營,凝聚MIT校內關於創新創業的理論架構與實作,強調團隊合作與導師交流、在5天內濃縮超過60 小時的課程,並完成創業計畫,該計畫自開辦以來,儘管所費不貲,但每年仍都會收到來自全球的大量申請,這次好食好事基金會更提供100萬元獎學金,鼓勵更多優秀食農新星加入。

食農新星一同開創大好食機

此次好食好事基金會全額6000美元獎金得主,同時也是本次團隊冠軍的學員黃苡芳提到,19歲參加創業比賽後,啟發他想透過創業賺錢,2016年與台大3位大三學生成立新創公司,主軸以科技軟體專長套用在網路商業模式。

她表示,麻省理工學院國際創業極限挑戰營是針對想創業的人所設計的一項跨國性精實訓練計畫,申請者在通過層層篩選與考核後,最後入圍的營員都是來自不同國家、文化、產業優秀人才。

透過5天分組團隊合作,針對特定問題,挖掘並提出具商業可行性的解決方案,無形中視野開闊,學習心態如何跟世界各地不同特質人才溝通,未來希望透過建立交流平台,讓農民分享彼此作物與食物生長的循環知識的計畫。

黃苡芳(右一)提到,希望透過建立交流平台,讓農民分享彼此作物與食物生長的循環知識的計畫。
黃苡芳(右一)提到,希望透過建立交流平台,讓農民分享彼此作物與食物生長的循環知識的計畫。

學員之一的何文馨是食品營養系本科系學生,擁有正老林吃到飽羊肉爐和幾間台灣小吃店創業經驗,曾在傳統生物科技公司服務,對於公關、市場行銷到品牌管理經營管理層面有深層瞭解,她發現線上食材選購網站很多,但都是B2B,她想要建立B2C的食安資訊平台,讓中小型餐飲業者能夠直接在食安資訊平台上交流,甚至能夠選購食材供應鏈平台,這是目前國內尚未還有人切入的領域。

何文馨提到,5月中旬曾參加好食好事基金會主辦台灣區MIT FOOD MINI BOOTCAMP超越食農好食好事創業極限挑戰營,這次進階可以跟跨國產業及文化人才交流,體驗過程後,對於之後創業目標將更加明確。

食農新星用5天創造不同未來

5天的挑戰營中,除了要塞入大量緊湊的課程,還要求參與者組成團隊,建立團隊溝通規則面對並解決衝突,何文馨提到,最後一晚12點團隊溝通產生分歧,花了3小時溝通,創造36小時不眠不休的挑戰體能極限;黃苡芳以自身經驗分享,團隊如果無法解決衝突,就需要導師的幫忙,除了授課者可能同時兼任導師,許多導師都是受過解決衝突訓練的挑戰營校友。

「衝突是難免的!」兩人一致提到,基本上這次訓練營學員們都無法睡覺,課程、專題、各種作業與小組專題討論不斷,必須透過團隊合作、不斷交互討論。對於這次得到團隊冠軍黃苡芳說,「在 MIT鼓勵團隊之間的衝突,重點是折衝過程!創造好的策略之間一定會碰撞,有衝突最後才可能完備的創新成果。」

欲知更多食農新創相關訊息,請鎖定好食好事粉絲頁


更多鏡週刊報導
【好食好事】現場直擊!國際食農創業極限挑戰營
【好食好事】食農大未來 全身改造大升級
【好食好事】MIT創業推手 教你以最少資源開創最大志業
《好食好事》智慧科技革命!解密「食農」脫困五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