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別「氣喘」與「老菸槍肺阻塞」? 胸腔內科醫詳解差異

記者楊艾庭/綜合報導

每逢季節轉換,便是呼吸道疾病好發期,其中又以「氣喘」發作最令人難受!安南醫院胸腔內科醫師何建輝分享近期兩起名人案例:去(2022)年12月,時任內政部長的徐國勇因長年患有氣喘,加上使用呼吸管吸藥治療,且一共注射8劑類固醇、8劑抗生素一事傳出,顯見身體不堪負荷而請辭獲准;素有「綜藝教母」之稱的張小燕同樣受氣喘所苦,只要季節變化就會喘、咳,甚至曾嚴重到需在床上靠氧氣筒呼吸。

何建輝醫師進一步說明,徐國勇前部長使用的是「氣霧型短效噴劑」,只要將其中的氣霧型支氣管擴張劑吸入肺中,即可有效緩解急性氣喘發作;另一種民眾常於戲劇所見的,則是「定量氣喘噴劑」,亦多為短效型。

 

何建輝醫師看診畫面。(圖/安南醫院)
何建輝醫師看診畫面。(圖/安南醫院)

值得注意的是,國際於2019年後修改氣喘治療指引,氣喘發作時雖可使用短效噴劑,但應同時使用長效噴劑(多數為「吸入性類固醇」),能大幅降低因天氣冷或急性發作的頻率。何建輝醫師強調,研究已指出短效定量噴劑若一年使用超過3支,表示氣喘控制成效不佳,甚至可能增加致死風險!

此外,許多民眾分不清「氣喘」及「慢性肺阻塞(COPD)」之間的差異,何建輝醫師說明,兩者可從發病年齡、症狀、高危險群等因素判斷。氣喘又俗稱「哮喘」或台語的「嗄龜」,以大部分氣喘患者為例,通常小時候就有過敏體質,且發病多在20歲前,又以夜間及清晨特別容易發作。高危險因子除了家族史,還需注意氣喘、蕁麻疹、過敏性鼻炎此三位一體的疾病。因此,他看診時習慣詢問患者家人或親戚是否有上述疾病。

氣喘與慢性肺阻塞比較圖。(圖/安南醫院)
氣喘與慢性肺阻塞比較圖。(圖/安南醫院)

至於慢性肺阻塞,何建輝醫師形容類似「老菸槍的肺」,發病通常落在40歲以後,且症狀多在白天發作,活動時尤其明顯,連帶「咳、痰、喘」三週以上。高危險因子包括抽菸、長期接觸二手菸或粉塵。他提到有些患者說自己雖然以前抽菸抽得很兇,但已經戒掉好幾年了,為什麼還會罹患此疾病?何建輝醫師表示,就像以前欠的錢,債主還是會找上門;以前抽的菸債,現在一樣要還。

何建輝醫師補充氣喘及慢性肺阻塞的另一個差異:氣喘是過敏可逆性的,一旦遠離過敏原、打類固醇緩解,氣道會恢復、小氣管會彈回去,且肺部纖毛無受到破壞;但慢性肺阻塞的每口菸都像森林大火,氧化作用下破壞了肺部纖毛,則是不可逆的損害。

如何知道自己的肺功能好不好?何建輝醫師表示,可透過1分鐘「登階測試」自我檢查:1分鐘內爬超過50階以上,代表肺功能相當不錯,屬於低風險族群;如果是30~50階,屬於中重度風險族群,建議適當地安排一些檢查;如果未達30階,則屬於高風險族群,應盡快就醫求助。另外,他也特別分享自己平時保養肺部的方法,像是食用一些金桔、甘草片(甘草錠),或用金桔的濃縮液來泡茶,對口腔、鼻腔及呼吸道上皮,皆有良好的保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