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永遠找不到愛情該怎麼辦?科學研究揭曉人類對另一半的渴望與焦慮

不要以為如果你永遠找不到愛情就必須過著悲慘且無法滿足的人生,這種假設反而可能會阻礙你找到真正的快樂。(圖片來源/RDNE Stock project@pexels)

你很可能早就已經找到了愛。你可能有親愛的父母及兄弟姊妹,也可能有親愛的親密好友。當然,那些表示自己在「尋找愛」的人通常是想追求浪漫的情愛,他們想要的愛,坦白說還包括性愛。

但性愛也不完全就是我們所追求的愛,因為短暫的情愛關係並非我們所求。「尋找愛」的人通常是想找人生伴侶:一個堅定地與我們長久、單一交往並建立終身關係的人,而且這個人通常會是我們希望結婚的對象。

女性比男性更渴望伴侶?

人們通常認為女性比男性更渴望擁有人生伴侶,出版市場也特別針對尋找愛情的異性戀女性推出許多書籍,例如《大齡女性如何找到愛情並步入禮堂!》(How to Find Love & Get Married!: No-Nonsense Dating for Women in Their 30s & 40s)及《Get the Guy:男人完全解密,讓妳喜歡的他愛上妳!》。然而,研究顯示,男性其實也同樣渴望找到愛情。美國智庫皮尤研究中心的報告指出,年輕的女性和男性同樣想結婚,而且兩性都相信擁有成功的婚姻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之一。

當然,並不是每個人都想要擁有人生伴侶,可是很多人想要。我們擔心的問題不在於如何找到人生伴侶,而是因為我們深切渴望這種關係,萬一我們永遠無法擁有這種伴侶該怎麼辦?萬一我們的真命天子或真命天女就是不出現又該怎麼辦?接下來我們該如何是好?

為何我們渴望這種關係?

在嘗試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另外一個問題也值得我們思考一下:為什麼很多人希望擁有這種伴侶關係?為什麼我們就是想要而且渴望這種關係?

這看起來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與生物學有關。如果我們想成功孕育下一代,擁有長期忠誠的性伴侶可能是我們最好的選擇。因此擁有這類伴侶的強烈渴望可能來自我們的天性,我們人類已經演化成想要擁有穩定的伴侶關係。人類並非唯一擁有這種渴望的生物,許多物種也會尋找終身伴侶,例如天鵝、信天翁、狼和長臂猿。

當然,我們能透過科學方式解釋為什麼想要人生伴侶,這項事實並無法解決這種渴望。想要呼吸以及口渴時想喝水也都是我們「內建」的欲望,這些都能透過科學加以解釋,但也無法因此解決這些渴望。

不要以為如果你找不到愛情就必須過著悲慘的人生

如果普遍渴望單一且忠誠的人生伴侶是我們演化結果的一部分,那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呢?這並不表示我們會被這種渴求所困,至少在我們願意的情況下,我們仍可以成功抑制一些與生俱來的傾向。我們天生會有各式各樣的惡習,但我們可以有效地管理這類行徑。舉例來說,我們似乎被設計為一有機會就想吃含糖且高脂肪的食物,可是許多人都成功學會控制這種渴望的方法。

儘管如此,壓抑我們最深的欲望並不健康,甚至可能辦不到。許多人可能無法擺脫對人生伴侶的深切渴望,因為這不是一種我們可以輕易放下或拋諸腦後的渴望,即使我們希望如此。

萬一找到人生伴侶的渴望是你無法擺脫也無法實現的欲望──那又如何?可以理解的是,這樣的渴望會使你痛苦。即便如此,在你變得太沮喪之前,應該要提醒一下自己:能讓我們快樂的事物和我們以為能讓我們快樂的事物並不總是同一回事。事實證明我們人類並不擅長判斷什麼事物能讓我們快樂,甚至什麼事物會讓我們痛苦。

正如我們將在第二十八章〈為什麼我不珍惜擁有的一切?〉中談到的,許多人會認為在意外事故中失去一條腿令人不開心,然而事實證明截肢的人在經過一年之後並不會比截肢前更不快樂。所以,不要以為如果你永遠找不到愛情就必須過著悲慘且無法滿足的人生。事實上,這種假設反而可能會阻礙你找到真正的快樂,因為癡迷於滿足某種渴望往往會導致我們忽略其他更有希望實現的契機。

很多人沒有伴侶也能擁有充實幸福的人生

千萬不要誤以為「如果我能擁有這個東西,一切就會變得更美好!」長期的伴侶關係並非萬靈丹,特別異性戀女性在交往關係中經常比男性更辛苦,因為她們傾向做更多家事、付出更多情感。請小心自己的欲望,因為這種渴望最後可能給妳帶來大量的家務事。

許多人都能在沒有伴侶的情況下擁有充實幸福的人生,對女性而言尤其如此。單身的女性比單身男性來得快樂,因為女性更擅長社交、更有可能擁有彼此支持的親密好友。研究結果也顯示,沒有伴侶的女性往往更常參與社交活動,而沒有伴侶的男性則較少參與社交活動。

沒錯,被迫活在深深受挫的渴望之中可能會讓人痛苦,但請記住滿足那些渴望也可能導致無法預見和令人不愉快的後果。最重要的是,請記得,即使夢想破滅,我們還是可以擁有充實且幸福的人生。事實上,我們有時會在夢碎時才發現與該夢想同樣珍貴、甚至更有價值的事物。

內容來源:《深夜裡的哲學家:為什麼好人總會受苦?人生有意義嗎?讓蘇格拉底、笛卡兒、尼采等70位大思想家回答45則令人深夜睡不著的大哉問》麥田出版社授權轉載。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時序入深秋 外出護心有妙招
連動景氣指標的「輕奢侈」消費
從越籍移工變博士名師:阮氏青河的奇幻漂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