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齡女改吃素竟釀「便秘肛裂」 醫揭1關鍵原因:很多人都誤會

記者陳書璿/綜合報導

蔬果中的膳食纖維有助於順暢排便,不過一名30多歲女子原本排便正常,但近月卻出現便秘、糞便硬又小,甚至肛門口出現撕裂傷狀況,原本以為罹患腸癌,後來才知是竟是改吃「素」造成。

圖/photoAC提供

基隆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在《健康好生活》中分享該起案例,透露這位30多歲女患者,原本排便狀況正常,但近2、3個月出現便秘、糞便硬又小,甚至肛門口出現撕裂傷且流血;排便狀況異常讓女子以為罹患腸癌,因此立刻安排照腸鏡,經檢查後一切正常。

錢政弘表示,像這樣排便習慣改變,除了身體狀況外,飲食也可能有關聯,因此近一步追問,這時才知女子原來近幾個月開始改吃「素」,而改吃素後,每天反而蔬菜攝取的數量變得更多。

由於膳食纖維為非水溶性與水溶性2種。

一、水溶性纖維(soluble fiber)

主要來自豆類、麥皮、水果,水溶性纖維能與膽固醇相似的油脂物(例如:膽汁)結合,形成啫喱狀物並排出體外,有助穩定血糖,繼而有效控制血膽固醇過高、冠心病及糖尿病等問題。

二、非水溶性纖維(insoluble fiber)

主要來自全榖麥類食物及蔬菜,顧名思義不溶於水。由於非水溶性纖維會吸收水份而膨脹,刺激消化系統蠕動,有助糞便排出體外,直接減少廢物在腸道停留時間,減低有害致癌物質在腸道積聚,能預防腸道癌,避免便秘、痔瘡及憩室病的出現或惡化。

如果連續幾天沒排便、糞便過硬,攝取非水溶性膳食纖維會造成反效果,建議先攝取水溶性的食物纖維,藉此潤滑糞便,讓大便增加水分、變得柔軟,有效幫助排便。

同時建議成人及青少年每天需要不少於25克的膳食纖維。兒童每天所需的膳食纖維量是他的年齡加5克。例如:一位五歲的兒童每天膳食纖維攝取量為5+5=10克左右。

錢政弘指出,由於吃素者會吃大量的蔬菜,但飲食過程中,可能會因為少吃肉及減少對油脂的攝取量,導致「非水溶性纖維」過多,造成排便困難,因此建議均衡,補充適量的水溶性膳食纖維與非水溶性膳食纖維。

多攝取膳食纖維就可改善便秘嗎?

其實便秘的問題並不能單純從補充足夠的纖維就能解決,由於膳食纖維與水份具有互相牽引的作用,一旦攝取過多的纖維,水份卻不能同步補充足夠時,只會事與願違。建議各位同時要喝足夠的水份(每天約 6-8 杯) ,令纖維的功效得以發揮。

再者,蛋白質也是身體必需要的物質。可能大家會發現吃很多肉類的時候,糞便會變得比較黏,吃很多菜的時候會變得比較鬆散,所以如果飲食營養比例平衡,蛋白質分解後的殘渣可以跟纖維結合,讓糞便「軟硬適中」,更有效排便。

資料來源:衛生署Mayo Clinic

延伸閱讀
便祕與大腦有關!研究:超過「這時間」沒排便恐傷認知能力 風險增7成
維生素A是蘋果60倍!專家曝「芒果3大好處」便祕人快吃
便祕吃蔬菜還水果功能不一樣! 醫教「看便便」判斷該補充哪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