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透視】原班陣容拍《做工的人 電影版》 聚焦親情笑淚交織療癒心靈
台灣首部在大型工地實拍的劇集《做工的人》,2020年取得口碑與收視雙贏後,監製林昱伶與編導鄭芬芬再度攜手,召集李銘順、薛仕凌、游安順等原班卡司,費時2年多推出《做工的人 電影版》。
全片90分鐘情節緊湊,除了聚焦「噗嚨共」3人組11年前結識過程,添加催淚父子情,更結合大型公共工程、實境秀闖關等大場面,以娛樂效果傳達人性善良純正的力量,適合闔家觀賞。
電視金鐘獎迷你劇集、導演等4項大獎肯定的台劇《做工的人》,用喜劇手法包裝寫實內容,迴響熱烈。觀眾不捨結局以鐵工兄弟阿祈(李銘順飾)與阿欽(柯叔元飾)離世劃下句點,在社群媒體接力寫下自身工人家庭的經歷,引起監製林昱伶關注,開啟前傳電影的製作契機。
延續劇集人物設定及原著提到的藍領階級人際難題,編導鄭芬芬在電影版中講述「噗嚨共」3人組李銘順、薛仕凌與游安順,在逆境中相遇,克服困難成為麻吉的過程,彰顯小人物相互扶持的精神,期盼觀眾從故事療癒自我。
鄭芬芬對台北市大巨蛋一度停工,導致上百家中下游包商倒閉事件印象深刻,以此為靈感,融入大型公共工程背景,將故事時間回推至11年前,同時提升製作規格。
鄭芬芬融入大型公共工程背景,提升製作規格。
電影裡的大型公共工程無論施工狀態及技術,都與劇集的工地不同,鄭芬芬費時一年補充田調與編劇:「片中主角分別擔任鐵工、怪手駕駛、板模包商,是不同階段的工種。因大型工地腹地大,板模工人進場時仍有鐵工在不同區域施作,他們才可能有交集。」
因劇集版受歡迎,工程單位不但樂意協助,各縣市政府也積極聯繫,協調尋找適合的工地場景。林昱伶回憶:「拍劇集時,場景經理騎著機車地毯式搜索了3個多月,到各工地拜訪卻借不到場地,過程艱困到幾乎想放棄。但這次工地場景不僅有十多個可供選擇,工程單位甚至願意配合拍攝適度調整。」
主創團隊南下勘景,陸續走訪桃園、台中、台南、高雄等大型公共工程工地,最後相中施工階段符合劇情設定且視野開闊的台中國際會展中心,因面積達2萬多坪、相當於4座台北小巨蛋,也考驗劇組規劃與調度的能力。
現場出動6輛大型吊車,分別用於鋼構梁柱接合場面、演員防護,以及搭載攝影器材和拍攝人員。鄭芬芬指出:「吊車體積龐大,要在有限空間安插拍攝位置,同時維持運作,十分費工。」
劇組在工地取景6天,其中2天得完成高空拍攝作業,視覺效果雖然精彩,演員卻得承受極大壓力。為此,前製期安排李銘順與柯叔元接受2天訓練,攀爬直徑30公分、高19公尺的木樁,練習走鋼索和高塔垂降,以適應在高處作業的感覺。
高空拍攝的視覺效果雖然精彩,演員卻得承受極大壓力。
實際拍攝時,為呈現工人施工細節,演員需克服心理障礙,例如在十層樓高的鋼梁上執行高空電銲作業,光往下看就讓演員頭皮發麻。林昱伶強調,拍這場戲,現場備有安全繫索、防護網、吊鋼絲,一旁也有高空教練、戒護人員待命。「除了依政府規定,參與人員事前必須上工業安全課程,劇組也規劃完善的防護措施,詳細與演員解釋溝通,過程謹慎。」
另外,鄭芬芬融合台灣過往當紅的闖關拚大獎實境秀,解釋影集裡阿祈發財夢的由來:「過去電視節目是大眾娛樂,承載許多人的回憶。阿祈曾經在電視實境秀中過關斬將,認為自己是天選之人,才會一直抱著希望向前衝。」
為求真實感,同時凸顯實境秀魅力,鄭芬芬設計遊艇、卡丁車、熱氣球等關卡,尤其大獎百萬名車華麗現身湖中央的場面,更讓團隊絞盡腦汁。「先用吊車將房車吊上浮動平台固定,再用船隻將浮台拖到湖中央,下錨穩定後由美術組陳設,隔天一早拍攝,工程浩大。」
電影版將揭開劇集中曾敬驊飾演的「小傑」,童年時期與父親經歷的一段往事,成為塑造角色人格及體諒爸爸的關鍵。鄭芬芬從線上演員、模特兒到素人中尋找,花了4個月試鏡,開拍前選出與曾敬驊外型氣質相似,但演出經驗不多的小演員唐浩哲。
電影版揭開小傑童年往事,成為塑造角色人格及體諒爸爸的關鍵。
鄭芬芬認為:「唐浩哲雖然作品不多,但有工人子女沉穩、不多話的特質,完全憑第一直覺相中他。」唐浩哲把握時間,接受表演及肢體訓練課,開拍後靠李銘順細心講解和相處,自然培養出父子情,表現生動。
此次特別邀請天心、炎亞綸客串,展現喜感。台語嘻哈團體「草屯囝仔」創作片頭曲〈大城市小希望〉,團員阿倉與樞育也獻出大銀幕處女秀。此外還網羅RJ廉傑克曼、「超認真少年」阿仔師、「萬秀洗衣店」萬吉阿公等多位網紅參與,激盪火花,擴大行銷宣傳力道。
全片長度約90分鐘,林昱伶直言是評估長輩觀影習慣後的結果,然而剪接過程花了8個月之久:「像阿欽和珍妮花(方宥心飾)的感情戲、阿全(薛仕凌飾)的家庭背景,都是觀眾敲碗想看的情節。為讓沒看過影集的觀眾更入戲,決定聚焦於阿祈的父子親情,花許多時間討論調整。」
《做工的人 電影版》獲文化內容策進院「內容開發專案計畫—前期開發支持」,集合大慕影藝、華映娛樂、鏡文學等9家公司出品。其中,中國信託創投資金主動提及投資電影版,對林昱伶來說是很大的鼓勵,未來期待集合策略夥伴,持續打造更優質的在地作品。
更多鏡週刊報導
【娛樂透視】影視聽中心典藏新創 漫畫重現老台灣電影風姿
【娛樂透視】30年歲月成就《守護黑面琵鷺》 探索候鳥生態擴散理念
【娛樂透視】《孩子,你好嗎?》多面向看教育 李心潔籌製紀錄片跨幕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