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急性腳中風 中國附醫以機械性取栓與超音波震碎導管治療避免截肢

72歲張奶奶,有高血壓病史,最近陣發性心房顫動,右下肢冰冷,異常疼痛,一週後就醫,在右下肢膕動脈發現血栓,進行緊急導管溶栓術,以機械性取栓與超音波震碎血栓導管治療,改善循環,避免截肢,提醒心房顫動患者要規律用藥,預防血栓。中國附醫統計,24小時溶栓團隊成立六年,臨床截肢率從30%降至3%。(寇世菁報導)

中國附醫心臟血管中心周邊血管科主任、下肢動脈阻塞治療團隊召集人徐中和表示,冬季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季節, 血管阻塞發生機會大增,長輩們除了要小心天冷引發心臟血管硬化,可能併發心肌梗塞或腦中風,也要高度警戒包括下肢的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PAOD),輕者影響走路、跑步痠麻無力,重度阻塞者則面臨壞疽、截肢,也就是俗稱的腳中風。

72歲張奶奶有高血壓病史,最近陣發性心房顫動,右下肢冰冷,異常疼痛,一週後就醫,在右下肢膕動脈發現血栓,院方進行緊急導管溶栓術,改善循環,避免截肢。另一位80歲郭爺爺,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冠狀動脈阻塞等多重病史, 因為右下肢冰冷,劇痛一天,到中國附醫急診,在右下肢前脛動脈發現血栓,經過緊急導管溶栓手術, 並再經超音波震碎血栓導管治療, 及藥物氣球及使用支架, 血栓順利移除,血流恢復正常,避免重殘被截肢。徐中和主任分析,張奶奶和郭爺爺,都是急性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 常由於心房顫動, 導致血栓由心臟打出掉落到下肢動脈血管, 而突發急性阻塞。 一般治療後,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病人死亡率以及截肢率仍有20-30%。中國附醫以機械性取栓與超音波震碎血栓導管治療,成功免除兩位長輩截肢命運。

徐中和醫師提醒,罹患心房顫動的病人, 平常一定要規則服用抗凝血劑,預防血栓形成。醫師說,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發生在下肢最常見,臨床出現症狀包括患肢感覺冰冷、麻木、不良於行、走路疼痛、腿部潰瘍,嚴重時肌肉組織會缺血性壞死,病人甚至被迫截肢。高風險因子,包括老化、家族病史、吸菸、糖尿病、肥胖和三高等,國外研究統計顯示, 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發生率約12%, 尤以步入中年45歲以上的人居多,醫護團隊務必搶在病人動脈血管阻塞的黃金6到8小時內,確定病人下肢血管阻塞位置後,緊急進行血栓清除、血管繞道等血管重建手術,才能避免造成肌肉組織永久性壞死。

中國附醫2016年成立24小時溶栓團隊, 以緊急導管溶栓手術後,雙管進行機械性取栓手術,以及超音波震碎血栓手術,搶救治療急性下肢動脈重度阻塞的病人,臨床截肢率從30%降至3%,死亡率也下降,臨床成果發表在今年(2022年)4月醫學期刊「國際血管學」《International Angiology》。

婦人急性腳中風, 中國附醫以機械性取栓與超音波震碎血栓導管,混搭治療,成功避免截肢。(圖:寇世菁攝)
婦人急性腳中風, 中國附醫以機械性取栓與超音波震碎血栓導管,混搭治療,成功避免截肢。(圖:寇世菁攝)

婦人急性腳中風, 中國附醫以機械性取栓與超音波震碎血栓導管,混搭治療,成功避免截肢。(圖:寇世菁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