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胰臟癌病逝...毒理博士曝「冰箱致癌」3地雷習慣!水果這樣冰也錯


癌症連續42年蟬聯十大死因榜首,而衛福部最新統計更發現,癌症死亡時鐘再度快轉14秒,112年平均每9分53秒就有1人不敵癌症。毒理專家招名威透露,自己的母親是因「癌王」胰臟癌病逝,而母親生前使用冰箱其實有不少危險習慣,事後回憶起,這些NG地雷其實可能成為癌症發生的推手,呼籲大家多警惕。

媽媽的癌症是省出來的?!毒物學博士:家中3大NG致癌地雷!

招名威過去就曾提到,母親退休隔年66歲,常莫名發燒到38.5度、體重下降,驚覺不妙就醫檢查,竟發現胰臟有約1公分的惡性腫瘤,只好開刀切除胰臟、膽囊、部分小腸,不料1年半後又再度發燒,才發現腫瘤竟在壺腹位置復發,經免疫治療、放療、化療14個月後仍逝世。

媽媽抗癌失敗的經歷,也成了最真實的警惕。招名威在健康節目《聚焦2.0》中以「癌症是省出來的?!最NG致癌三地雷」為題分享,如果能越早知道這些生活眉眉角角可能是罹癌原因之一,就能及早警覺、及早避免,尤其這些習慣在毒物學博士眼中非常不妥,最好能改就趕快改!

  1. 以為東西只要進冰箱就能常保新鮮

    許多人習慣把拆封食物、沒用完的咖啡豆(粉)、五穀雜糧直接冰冰箱,而且一放就超過半年、一年、甚至好幾年,卻沒有意識到冰冰箱也會壞!其實冰箱屬於潮濕環境,細菌、黴菌容易因為水氣而在冰箱中生長,進而汙染食物導致發霉。招名威就曾在冰箱發現,沒吃完的紅豆、綠豆、黃豆全都發霉變成「黑豆」!

  2. 冰箱中的食物過期發霉也不丟

    招名威家中有4台大冰箱,過往家人也習慣到大賣場一次購買大量的肉類、魚類食品存放,卻也因此常擺到過期發霉,但又沒有及時丟棄,除了冰箱食物可能受黴菌污染外,要是不小心吃到大量發霉食物,還可能會因細菌滋生導致食物中毒。台大醫院內科部主治醫師蔡豐喬過去受媒體訪問時就表示,黴菌產生的橘黴素、黃麴毒素等,可能引起慢性中毒、急慢性肝病變等風險。

  3. 不是能盛裝食物的容器就能當作食器

    招名威提醒,在50元、100元商店購買的便宜鍋具,不見得經食品認證,也不知是用什麼材質做成。過去媽媽就常用這類小鍋具煮泡麵,若材質不安全,就可能溶出重金屬等有害物質,也藉此提醒大家,最好不要使用沒有安全認證的容器裝食物。


水果、大蒜、花生這樣冰都錯!1物下肚恐致癌,專家教3訣竅聰明避險

中醫診所院長鄒瑋倫也在節目同台解析,對於大家最常犯的NG錯誤,究竟該如何改善。例如要是切好的水果沒吃完,不應該直接「一盤」放冰箱,而是記得加上「防護措施」;整包的紅豆、綠豆、花生如果用不完,也要注意正確保存,避免黃麴毒素引爆肝癌風險。最後則是冰箱也有「禁放」食物,例如剝皮大蒜冷藏後反而加速發霉!

  1. 削過的水果

    鄒醫師分享,常一打開冰箱馬上就看到已切片、卻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裝盤水果,提醒正確方式應該是先用保鮮膜、蜂蠟布包覆好,或放入保鮮盒,就算需要冷藏也最好盡速吃完。

  2. 已開封的花生、豆類

    已剝殼的開封花生,最擔心「黃麴毒素」生長快速!因為黃麴毒素是一種致癌性強的真菌毒素,台灣氣候高溫潮濕、適合黃麴菌生長,像是花生粉、花生糖也是容易發現有黃麴毒素超標的食品。

    為了避免健康危害與致癌風險,招名威認為,在台灣花生只要開封約3天~1個禮拜就不建議再吃,鄒瑋倫醫師則提醒可以買小包裝為主。同樣的道理,如果買了一包紅豆、綠豆,又沒立刻用完,不要在開封後還直接放到冰箱,最好準備真空密封罐、保鮮盒存放,且經常注意保存狀況。

    根據食藥好文網建議,如果發現食品發霉,千萬別因為可惜而把沒發霉的部份吃掉,外觀雖看不出來,但菌絲早已在食品內生長,若誤食後果恐不堪設想。

  3. 大蒜、洋蔥

    或許有人習慣將大蒜放冰箱,以為可以延長保存期限,但其實冰箱中的濕氣會加速大蒜的發霉速度,正確方式其實是維持乾燥、室溫保存。

    除了大蒜之外,食療養生專家王明勇也曾在臉書盤點「不適合放進冰箱的食物」,像白飯冰冰箱會很快成為細菌培養皿,最好儘速吃完,柑橘類水果與洋蔥冷藏都容易腐爛,番茄、小黃瓜、薑都不耐寒,容易軟爛影響風味。


快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讓我們守護你每一天的健康

延伸閱讀:


原文引自:媽媽胰臟癌病逝...毒理博士曝「冰箱致癌」3地雷習慣!水果這樣冰也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