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的攝影課 走出課堂 鏡頭記錄家鄉|華視新聞雜誌

宜蘭縣 / 游凱茹 採訪/撰稿 梅志銓 攝影/剪輯

數位時代,不分年紀,幾乎人人都拿著手機拍照為生活做記錄,不過要如何讓國小階段的孩子,用真正的相機呈現專業的攝影作品呢?過去從事教會服務工作,也喜愛拍照的徐振傑,在2021年和志工夥伴們,展開一項名為「遠鄉閃閃」的攝影計畫,他們固定每週到選定的偏鄉學校,用募集來的數位相機,教孩子們如何用相機寫日記。期待透過攝影教育,建立孩子的美感和自信,不只拓展視野也進一步認識家鄉。而對於新奇事物總是充滿好奇的孩子,藉由一對一的教學互動和志工們成了好朋友,也從學習過程中,感受真心的陪伴關愛。透過鏡頭,帶您一起來參與這堂特別的攝影課。

這堂課很不一樣,同學們剛坐下,迫不及待拿起相機。遠鄉閃閃計畫主持人徐振傑說:「上課了,那我們請第一組來分享。」志工老師徐培元說:「老師可以幫我把它放大一點,剛好這個主角表情又特別有趣。」欣賞彼此的作品,找到照片中的笑點和梗,知道創意在哪裡。

志工老師彭滋星說:「恩祐在談這張照片的時候,就是他把他心目中柯林國小的全貌,幾乎都涵蓋在這一個框框裡面,所以說我說這一張可以說是,恩祐心中的柯林。」被志工老師在台上點名,林恩祐露出自信又帶點靦腆笑容。

徐振傑說:「今天我們會上單色,就是黑白的攝影,剛剛有同學說這張看起好孤獨,就是黑白要讓我們更多是情感面的表達,有的人可能感覺會很溫暖,它雖然是黑白的但是為什麼會溫暖,因為有陽光對不對,有陽光有朝氣。」

這堂攝影課從黑白 兩 色揭開序幕,主講老師徐振傑是文曄遠鄉閃閃計畫主持人。遠鄉閃閃計畫主持人徐振傑,教學口吻輕鬆內容卻不馬虎,在這個手機拍照普及,甚至美顏修圖盛行的世代,徐振傑跟一群熱愛攝影的志工老師,教孩子用數位相機,拍照作生活日記 記 錄家鄉。

徐振傑說:「功能鍵按下去,然後按這個找到P模式,往右按然後往下移,移到單色。」徐振傑說:「我覺得孩子很容易滿足,而且攝影很容易獲得成就感,因為你拍隨便拍個10張,可能就會有1到2張是好看的,瞎矇可能會矇到,就會跟他說這張拍得超好的,真的全世界就只有你拍得到這張,然後他們就那個屁股就翹起來了,喔我真的很厲害這樣。你會看到他們臉上充滿笑容,然後我就覺得心裡面非常非常滿足。」

徐振傑過去13年在教會服務,工作要寫文章、拍照,也因此接觸專業攝影,喜歡用鏡頭捕捉日常,尤其是在2011年女兒出生之後,他使用相機的次數更頻繁。徐振傑說:「女兒出生之後,我就想說唯一的女兒我要把她拍得漂漂亮亮,因為她就是唯一一個。因為我老婆在生她的大出血,所以子宮就拿掉,所以現在就只有一個女兒,想說我要把她的成長過程,好好記錄下來。」

用相機記錄女兒成長過程,也因此讓徐振傑在心中種下一個夢想,他希望透過攝影,讓更多孩子 展 露歡笑。徐振傑說:「有一堂課是我們要去外拍,小朋友就說我們要怎麼去,我說開車啊開車去,他們說不用啦老師用跑的去,然後小朋友也不管我們,他們全部衝出去了。我們老師就想說,小朋友都跑出去了,我就覺得那就是我夢想中的攝影課,不是被一個學校,不是被一個場所所限制住的,他是可以去到學校外面,去認識他的家鄉。」

記者游凱茹說:「一個半小時的攝影課,不只在課堂上,最重要的是他們會走出戶外拍照。」少了教室裡的拘束和空間框架,孩子盡情按下快門。

位在宜蘭冬山鄉的柯林國小,是所迷你學校,全校53位學生,校園周邊農田遠山成了最佳取景地,想要照片更有溫度,孩子開始學會關心,懂得去觀察自己生活環境。柯林國小校長任立誠說:「在過程裡面,我看到他們的天性完全地展現。有的比較活潑比較會問問題的孩子,在攝影過程裡面,老師教他們某種技巧之後,他們就會去想辦法,讓那個技巧或拍攝的畫面,更特別更不一樣。」

每 週 一堂的攝影課,師長見證孩子對學習所做的改變,同學也樂於分享所見所聞。柯林國小學生吳柏諺說:「我一剛開始從不會對焦到會對焦,然後拍得越來越好。」柯林國小學生黃鈺晴說:「可以用你拍出來的照片,來表達你現在的情緒。」柯林國小學生曾子祐說:「這些課可以讓我發現,世界上更多奇妙的事情。」

徐振傑帶著志工伙伴,從2021年開始,鎖定資源相對匱乏,人數少的小校偏鄉小學,在20多所學校推廣攝影教育。志工老師陳琦蓁說:「這次是要換誰分享,我們老師今天要當觀眾,要聽你們分享喔。」平溪國小的攝影課,班上有8位同學,他們是三、四年級的學生,原本只有為期一年的課程,因為實在太受歡迎,又再展延了一年,這堂課每個人都要輪流上台。

平溪國小學生林聖翰說:「這是我拍的照片,我將它取名為,正在掙扎的陶威宇,我運用了視覺錯位的方式,拍下這張照片。我拍這張照片的原因是因為,陶威宇看起來,被我抓起來還在掙扎。」平溪國小學生陶威宇說:「我拍這張照片的原因是,當時我們有一個哥吉拉的公仔,所以就讓哥吉拉把長頸鹿吃掉。」平溪國小學生劉姵寧說:「這是我拍的照片,我將它取名為,大魚吃小魚,我拍這張照片是因為,在樓梯上有大魚想吃小魚很神奇。」

孩子雖然表達方式有點害羞拘謹,但對於拍照當下的想法和理念,娓娓道來有條不紊。踏出校園外拍時,一對一陪伴的志工,就像是他們的攝影同好,志工Queena今天的任務,是要協助孩子,如何在構圖中呈現幾何圖形。

志工老師QueenaVS.平溪國小學生劉姵寧說:「這個是一個線條幾何線條,平溪國小地理的位置,直的對不對,(直的),好直的不要太近喔,旁邊的樹也要拍到襯托它,學校這個平溪國小比較亮,地理位置比較暗。」Queena主動拿起相機,示範了幾張照片,告訴同學問題出在哪。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時牽手全程陪伴,對孩子來說這已經不單是上課學習,還有來自校園外一 分 濃濃的關愛。

平溪國小學生劉姵寧說:「Queena老師會給我們很多禮物。」Queena說:「姵寧她看到我,都是很多笑容的那種孩子,而且這個平溪的孩子,遠遠看到我們這些攝影老師來,即使是在門口看到,他會到教室裡面去喊,老師來了Queena老師來了,他們這樣子超級可愛的。」

徐振傑說:「學生很多是單親,隔代教養有些是父母離異的,真的好多,那我覺得可以有一些時間去陪伴他們。即便不知道這個陪伴過後,下一堂課他們可能又遇到什麼事情,又難過又哭了,但我覺得至少在一個禮拜或是一天當中,有一個時刻是讓他開心的,我覺得這個就很夠。」

平溪國小校長黃珮琇說:「我們就在這裡成立了,平溪國小的學生小小攝影展,可以看到我們上面都有小小攝影家的名字,像這張是聖翰的,我們會請他簡單寫幾個創作理念。」孩子用心拍下的作品,在師長眼中,不只是一張張照片,更是學校裡美麗的一道風景。

黃珮琇說:「他看到校園的操場上剛好有一個落葉,那如果是我們大人,落葉可能想說趕快把它清理掉。可是你看威宇他寫的,在放學的時候他寫夕陽西斜光線微弱,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他看到的是這個葉子的影子,他就趕快拿相機把它拍下來。」

黃珮琇說:「它(攝影課)的有趣就是,他不是只有坐在課堂學習,他可以把課堂學習的那些概念,構圖的攝影技巧真的用,那用出來之後他看到自己拍出一張很好的照片,就會很有自信跟很有成就感。」

一項攝影計畫,孩子用快門閃耀照亮自信心,而這道閃光不只讓教育不一樣,也種下讓學習發光發熱的種子。

原始連結



更多華視新聞報導
晶片與大型股提振 美股開高
侯柯同台擠爆!攝影記者胸悶送醫 裝葉克膜搶救
值! 哈佛讀1年得繳270萬 畢業生平均年薪311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