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界:減招不治本 家長:影響受教權

中國時報【胡清暉、林志成╱台北報導】 少子化衝擊,高雄第一科大校長陳振遠建議公私立大學全面減招,大學看法不一,但普遍憂心這種做法是「治標不治本」,至於家長團體明確反對,質疑減少公立大學的名額,將影響學生的受教權,應該趁著少子化浪潮,讓經營不善的私校退場。 台大副校長陳良基表示,減招是個可以考慮的方向,不過,面臨全球化的高教競爭,大學還是必須維持一定的規模,才能因應國際評比。 宜蘭大學校長趙涵捷認為,雖然「105大限」首當其衝的是後段私校,不過,公立大學若不能提升競爭力,仍然有可能因為科系不具吸引力、學校位置等因素,被私校搶走學生,因此,公校不能抱著隔岸觀火的心態。 趙涵捷指出,博士班名額已進行減招,他支持大學部也減招,然而,少子化是長期趨勢,全面減招只是「治標不治本」,他建議,教育部應考慮「公私併」,讓公校、私校合併。 私立龍華科大校長葛自祥質疑,不是每一所公校都辦的比私立好,但他們卻有優勢,學費只是私校的一半,因此,如果公校一直維持現有招生規模,「那私校會非常非常慘」。 「台灣不可能只有公校,因此應該讓私校也有生存空間。」葛自祥說,少子化問題一年比一年嚴峻,若公校不減招,私校根本活不下去,因此他贊成公私校全面減招,但如何瘦身,大家可以坐下來討論。 私立文化大學校長李天任提到,公私立全面減招,是讓所有大學都得以生存下去的思維,但社會不見得接受,因為有一種民意希望沒有競爭力的大學直接退場,更何況,許多私校已經研擬少子化因應對策,譬如擴大招收外籍生及陸生等,如果現在公私立全面減招,對國家教育發展不見得最好。 高教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分析,公私立大學全面減招,但教師員額不變,可降低生師比,提升教學品質,同時,政府應投入更多的教育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