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痛批前瞻計畫 恐債留子孫

旺報【記者戴慧瑀╱台北報導】 台灣競爭力論壇12日在立法院召開記者會,痛批蔡政府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只是貼上「前瞻」標籤,實則後退不行,還會債留子孫。多位政經學者向賴內閣喊話,應重新評估計畫內容,檢視各項建設的經營效益,並展開朝野理性協商。 8月底,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第1期特別預算,在立法院三讀通過,但過程備受爭議,藍營認為執政的民進黨拿出「一事不二議」原則,強行讓預算倉促過關。記者會主持人、台灣競爭力論壇執行長謝明輝砲火猛烈,直嗆民進黨「名不正、言不順」,在搞黑箱作業,違背民主程序的立法原則。 淡江大學財務金融學系教授聶建中談前瞻基礎建設計畫爭議,認為有「三沒有、三不符」,根本就是復古型後退計畫。 他指出,政府沒有事先市場調查,沒有完整財報分析,更沒有目標說明,無法評估該計畫是否符合市場需求,能否創造效益。其次是不符經濟效益,根本是在債留子孫。 蔡政府投入8800億執行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過半數集中在中南部的軌道交通建設。聶建中與空中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李允傑都憂心,運量是軌道交通的一大考驗,一旦過不去,經營效益不佳,必定會拖垮財政中央、地方財政,最後落得債留子孫的下場。 聶建中舉台北捷運為例,最初編預算1700億,等到竣工時,已追加至4279億,足足翻了2.5倍;但直到現在,北捷本業收入仍處於虧損狀態,全靠廣告等業外收入維持經營。 最後則是不符合國情發展方向,不符合時事潮流。聶建中爆氣稱前瞻為「復古型後退計畫」,政府似乎以為只要把基礎建設做完,就能產生60、70年代「十大建設」的經濟起飛效果。另外,台灣向來工程時間很長,這段黑暗期面臨的缺工、缺料、環評等問題,「誰來收拾?」 台灣競爭力論壇理事長龐建國也說,台灣已經步入高齡化社會,比起大舉興建軌道交通,還不如借鏡國外共享單車、機車、汽車或小巴的模式,更方便老年人使用。與此同時,也能達到環保、節能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