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北京在中美框架下看待兩岸 關係重啟 「要等美大選後」

中華民國第16任正副總統就職典禮20日舉行,學者認為賴清德就職演說有關兩岸的基調仍會以穩定現狀為主,要聽到「九二共識」相關字眼的可能性不高,對岸會在中美框架下看待兩岸關係,兩岸若想重新開始,可能要等到美國總統大選結束以後。

蔡英文2016年就任總統時曾提及「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與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這是歷史事實」,這位不具名的學者認為,賴清德不會直接提九二共識,有提及也可能是包含在延續蔡英文路線和政策的論述下。賴清德應該還是希望恢復兩岸互動與交流,可能會從較低階、政治性較低的項目開始,強調健康、有序的互動。

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教授李大中認為,賴清德演說基調與外界預期的不會相差太大,不會超過兩岸在對等、尊嚴狀態下進行兩岸交流等範疇。他說,前總統馬英九及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傅崐萁接續率團訪問大陸,但未見執政的民進黨減緩攻擊力道,推斷賴清德雖可能向對岸釋出善意,但幅度不會太大。不過賴清德雖承襲蔡英文路線,但就職演說也可能有企圖心想追求一定的歷史定位,也有可能朝兩岸務實發展方向走,只是要觀察開創性有多少。

台灣大學大陸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尹麗喬分析,賴清德演說內容應會秉持對等尊嚴、善意不變,追求讓人民滿意,美國安心,並向北京堅持底線等幾個原則。

更多世界日報報導
總統就職演說 賴清德:立志壯大國家 秉持四個堅持 不卑不亢維持現狀
36歲婦下東城地鐵站遭亂刀砍傷 嫌犯在逃
佛州女「行李夾帶子彈」入境加勒比島國遭拘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