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都市之肺 開發vs.永續 關渡平原的難題|華視新聞雜誌
台北市 / 劉十賢 採訪/撰稿 徐森城 林洧旭 攝影/剪輯
您知道台北這座寸土寸金的城市裡,竟然有一片超過500公頃的平原綠地嗎?位於北投區的關渡平原,曾經是台北的糧倉,如今依然保留著農業風光,更有著調節氣溫的功能,被譽為都市之肺。然而,關渡平原長期被視為,都市開發的儲備用地,不但缺乏明確政策規 劃 ,多年來,建築破損老化、農業資源不足等問題持續存在,這些因素都導致土地發展陷入停滯,環保與開發的矛盾,也逐步加深。在追求淨零排放的時代,居民權益與環境效益之間,該如何取得平衡?跟著鏡頭走 進 關渡平原,帶您深入探討。
滿園綠樹為盛夏留住幾分涼意,尚未成熟的果實,在微風中等待茁壯,這是57歲的退休工程師陳奇宏,用自然農法悉心照料的莊園。關渡平原小農陳奇宏說:「這一根比較小,這個是水果胖秋葵,我花8年的時間(配種),才變成這麼漂亮。」
田園就是他的露天實驗室,獨特品種的彩色蔬果,格外引人注目。陳奇宏說:「這個就是生食甜茄,每一顆都要套袋,沒有套袋是吃不到的,白絲瓜是全世界,唯一不用削皮的絲瓜,它原本就是白色的,這個(田園)面積長度大概98米,然後寬度大概44公尺,連那個大水池面積總共1050(坪),只有自然農法的種植,它硝酸鹽很低,然後它長得很慢,它比較有纖維質,都可以直接生吃的,幾乎不施肥,我們盡量不要去影響它的生長,我們只是輔助而已。」
距離這裡最近的捷運站不到3公里,平原綠地一望無際,這裡是台北市北投區的關渡平原,看似特殊存在的都市森林,地方卻不斷有期待開發的聲浪。陳奇宏說:「關渡平原從清朝到現在,本來就是台北的米倉,到2024年,也是屬於我們台北市的肺。」
與社子島一水之隔的關渡平原,過去曾是台北的農業重鎮,隨著都市商業發展,曾喊出打造副都心、遷移總統府及建亞運場館等構想,卻都無疾而終。關渡平原的主要幹道,大度路以南的土地,早在1993年,就被市府劃為公園預定地,而限制開發,卻因政府預算不足,30多年過去仍未啟動徵收,這些年在地人面臨了哪些困境?
北投區八仙里里長黃永清VS.記者劉十賢說:「對面這一塊是社子島,社子島即將要開發了,我的左手邊這一塊,這一塊是北投區的八仙里,以前是行水區,就是社子島和八仙里,這邊是要共同的行水區,(看這邊還有很多船是為什麼),這個船就是當地的居民,他們會去討海,捕魚苗,抓紅鱘、烏魚子,這樣子來維持他們的生計,年輕人有的就搬出去了。」
曾經人丁興旺的熱鬧聚落,如今徒留斷垣殘壁。黃永清說:「這個大整修,它(政府)一定不肯的,小整修可能會(核准)啦,你看這個多久的歷史,就是沒有辦法開(發),早期沒有整理好,現在都不行了。」
關渡平原居民陳先生說:「這裡本來都是田,從以前就開始要,這裡關渡平原,它(政府)要開放,(講一講)也沒有啊,你不開發也沒辦法啊,不然要怎樣。」
黃永清說:「關渡平原的話題就是,從黃大洲市長(1990-1994在任)的時候,吵到現在,沒有一個具體的答案,你要做場館,又沒有錢徵收,用一個名詞(公園預定地),把民眾的生命財產套住了。」
北投區福興里里長蔡柳池(2020.6.24)說:「農地不能農用,沒有好的水源,我們北投,你們可以去看,你們做官的人,都沒有去了解農民的辛苦,你們可以去看看,農民能夠生活嗎?」
國土計畫即將在2025年上路,北市府原先預計將關渡平原,劃設為農業發展地區第五類,及國土保育地區第四類,當地居民憂心,未來開發可能會受到諸多限制。2024.4.20國土計畫審議會說:「公共設施保留地,到底要不要徵收?社子島居民是人,我們關渡平原的(居民),就應該被欺騙,就應該淹水,你們到底在幹嘛。」
台北市政府都市發展局總工程司楊智盛說:「公園用地的部分,政府就要花錢來徵收,對市政府來說,都是一個很沉重的壓力,民眾會認為說,那你還要讓我們等多久,這件事情就是我們,在審議國土功能分區的時候,遇到的問題。」
黃永清說:「房子老舊,也被人家限制在那個地方,都不能改建,市府單位用(土地分區)名稱都卡住了,關渡平原好好地規劃,看要怎樣來弄,不一定要大面積地去開發嘛,今(2024)年國土規劃審議會的時候,集體民眾就很積極地,去爭取(改列)為城鄉一。」
經過多次陳情與審議,關渡平原目前的土地分區,改列為城鄉發展地區第一類,等於預留高度開發的法源,這也讓當地,建設與環保之間的長期矛盾,再次浮上檯面。陳奇宏說:「當然是反對(開發)啊,它有濕地有很多綠(地),都要靠這裡來淨化,台北市的肺,很重要啊,你把肺破壞掉了,你看台北市會怎樣。」
楊智盛說:「大家會誤解這個城鄉一的部分,它是就會立即開發,國土功能分區的架構裡面,沒有把它定義成,所謂的第五類農業發展地區。可是實際上,它在(地方政府)都市計畫的階段或者是階層,它還是農業區還有公共設施用地,如果短期沒有開發,它還是維持農業使用,不管是碳匯,或是農業的這一些功能,或是糧食安全的部分,還是某種程度上有保留住。」
然而,維持現狀,真的有讓關渡平原發揮應有的價值嗎?政策規 劃 和在地人的理想,有認知上的落差。劉十賢說:「潺潺流過的這條貴子坑溪,全長7點多公里,源自大屯山最後匯出至基隆河,是下游的關渡平原,最重要的灌溉水源之一。」
農民認為,關渡平原水源稀缺分布不均,等同直接衝擊農業生產力。關渡平原農民陳勝雄說:「(上游)水源太少的時候,它會容易長草,雜草那麼多,它的產量一定會減少很多。」
47年次的陳勝雄,務農超過40年,種稻最關鍵的水源問題,他有深刻觀察與諸多心得。陳勝雄說:「我們(下游)這邊比較不容易長草,這裡的水源比較充足啦,它初一、十五一定會漲潮,排水的時候又卡住了,國土規劃還是要改變這個土地(分區),變化的時候,你(規劃者)要徹底地了解關渡地形,不會說農民苦哈哈的,淹水一直退不了。」
走進另一片農田,同樣看見農業發展受限的窘境。食農教育勞動合作社監事主席陳心絨說:「如果這邊有開一條農路的話,其實是離大馬路是不遠的,但是我們剛剛走進來的,這一條小路徑,是我們經過了3個人的田,即便在這裡有產出,要把農產品運出去的時候,其實也不方便,你如何把想要來觀光的人帶進來,那個也是個很大的問題。」
該全力投入農務,還是持續等待開發徵收,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居民心中滿是疑惑。陳心絨說:「南關渡平原是劃歸為公園預定地嘛,就不是農地,所以在上面務農維生的,那一群農民們,他們沒有辦法取得農民的資格,補助啦,計畫啦,他們沒有資格申請,不管是要開發還是要務農,在這幾10年來都一直曖昧不明確,所以大家沒有一個往前走的方向。」
2023年,地方人士組成食農合作社,目標提高農業產值,期待土地永續,嘗試與難題正面對決。食農教育勞動合作社理事主席謝國清說:「我在北投社區大學,擔任了超過14年的校長,我們就開始很關心北投的農業,之後就講說,我們有沒有可能有一個組織,然後透過六級產業的概念,去提升整個北投農業的價值,包括觀光、加工、農產品(產銷),辦出一些不一樣的,一些食農教育的課程,做導覽,甚至做一些手作的。」
陳心絨說:「這邊的農產品,其實很早就把它放在我的麵包裡面當原料,秋冬的小白菜、芥菜,我後來也闢了一個蔬果專賣區,賣我們農友們種的農產品,早上農友把菜摘完之後,他騎摩托車到我這裡,送到這裡來只要5分鐘的路程,所以我們的食物里程,其實是非常近的。」
謝國清說:「這個地方,它的產量其實不會像中南部,或蘭陽平原那邊的那麼地大量,它其實都是小量,然後多樣性,因為它沒有那個經濟規模,包括台北市政府,雖然有農業的主管機關,但其實不太重視這一塊。」
來自河口的風掀起稻浪,吹進熱島效應籠罩的台北盆地,在氣候變遷危急時刻,關渡平原承載著,難以衡量的環境價值,再度受到關注。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農業發展科科長呂丘鴻說:「在整個關渡平原區來講,它絕對不只有農業而已,在整個都市計畫的發展來講,它是包括防災的功能,比如說滯洪的一個地方,調節氣候風廊的功能,就是一個多目標的平原區。」
謝國清說:「政府需要有一些更高的視野,去做這件事情,就是說淨零碳排,確實不是他們(在地居民)的責任,所以政府應該用什麼樣的機制,不管是政府自行去投資,或者是政府去鼓勵企業,來投資這些農地、農民。」
楊智盛說:「2050淨零這樣子的目標之後,未來可能就有所謂的碳費交易等等,(中央)政府在這裡面扮演的角色,第一個,你一定要讓這個機制是可以成熟,如果(土地價值)可以,被用碳權的角度來被滿足,那我們就有能力去說服他(居民)說,那你是不是還是可以保留,所謂的農業區。」
呂丘鴻說:「我們現在在積極導入,像食農教育,像一些休閒農業,那長期來講,作為未來下一個世代的一個保留區。」未來的城市,除了摩天大樓之外,還有其它選項嗎?下一代對城市的想像,此刻正要開始勾勒。
關渡平原上,家長與教育工作者組共學團,以食農理念,陪孩子創造,徜徉大自然的兒時記趣。共學團體食農教師邱昱淂說:「一群人在北投,就像一個小村子一樣,一起去養小孩,如果可以帶著孩子們,認識我們吃的食物從哪裡來,甚至帶著他們自己去體驗,我覺得這會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共學團體創辦人楊于葶說:「我們這邊聚集了一群家長,都是很希望能夠用,比較自然有機的方式,來孕育孩子吧,如果他的童年回憶裡面,有真正關於這個土地的記憶,那我覺得你可以去想像這個下一代,他會成為一個,可能會更尊敬土地的商人企業家,或更在意永續的一個人。」
親手種下的植物,耕耘後轉化為茶香,成為最甜美的慰勞。楊于葶說:「我身為台北市人,我當然會很希望說,就是台北市能夠非常地繁盛,但是我也會覺得說,我們能夠保留一些區域,它是可以讓人們在開發當中,仍舊是有一些自然生活。我覺得它也是都市計畫的一個部分,應該也是要被考慮進去的一個面向跟觀點。」
從魚米之鄉到都市之肺,關渡平原跨越世代,持續守護台北人,開發與永續之間,嘗試找到平衡,也期待同時,為城市留下一片綠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