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創造「印太」一詞反制中國稱霸野心 博明:川普、布林肯都在用

已故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左)與美國總統川普(右)。   圖:取自日本首相官邸臉書(資料照)
已故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左)與美國總統川普(右)。 圖:取自日本首相官邸臉書(資料照)

[新頭殼newtalk] 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8日遇刺身亡,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11日赴日本弔唁安倍晉三,並讚賞其提出了「具有遠見的『自由和開放的印度洋—太平洋』地區」,而據傳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John Trump)也有意出席安倍晉三的葬禮。此前,前美國副國家安全顧問博明(Matt Pottinger)曾追憶安倍晉三與川普的關係,強調由安倍晉三創造的「印太」(Indo-Pacific)一詞影響深遠。

博明於10日以「安倍晉三發明了『印太』」(Shinzo Abe Invented the ‘Indo-Pacific’)為題投書「華爾街日報」,強調「印太」一詞是由安倍晉三發明,不僅拓展了西方對亞洲以中國為中心的觀點,也超越傳統主權觀。

博明指出,安倍晉三比多數西方領袖更早看出中國共產黨的野心,因此他於2007年首次擔任首相期間,在印度的一場演說中,呼籲應建立「更廣闊的亞洲」(broader Asia),除了跨越太平洋外,還要跨越印度洋。「自由和繁榮的海洋,對所有人都是開放和透明的」(seas of freedom and prosperity, which will be open and transparent to all.)。

博明進一步說明,安倍晉三知道「亞太」(Asia-Pacific)一詞會令人想到東亞的地理位置是以中國為中心。但他希望人們能拓寬視野,看到更寬廣的場景,如:將印度及東南亞的海洋國家置於核心點,因此他開始使用「印度—太平洋」。

除了地理方面,博明指出,安倍晉三也嘗試以哲學抵銷中國的威權式中央集權模式,他於2016年主張印太地區應重視自由、法治、市場經濟,且不受武力或脅迫,以及繁榮等。

而川普也曾在2017年11月訪亞洲,在越南演講時借用安倍晉三的說法,宣布欲建立「自由開放的印太」(free and open Indo-Pacific)。

此外,布林肯於今年5月發布對中政策演說時也表示:「美國與整個地區的國家和人民擁有共同的願景——一個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其各項規則以透明的方式制定並以公平的方式實行;各國都能自由地做出自己的主權決定。」

更多新頭殼報導
民眾黨才罵「落跑者」就推高虹安參選 四叉貓翻打臉史:回力鏢來太快
井蛙high啥?賴清德「私人行程」悼安倍 蔡依橙:台日是給中國面子
驚豔!46億年前星系團 哈伯望遠鏡傳回首張全彩圖

安倍晉三遭槍殺 享壽67歲
凶嫌母親是信徒 統一教否認要求捐巨款
賴清德低調以「家屬親友」身分弔唁安倍 不用排隊直接捻香
表彰安倍晉三貢獻 授「國家最高等勳章」 日本戰後第4人
五指山悼李登輝憾未成行 來台搭小黃跑攤成絕響
日民生經濟問題多 外媒不看好修憲夢
特企/讓眼鏡不起霧口罩、穿戴式空氣清淨機... 台灣價值滿點創意產品都在這

相關新聞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