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坑人帶路:輕軌開啟一站一故事

從暗坑到安康,安康站見證地名的變動與使用習慣差異。(圖片來源/吳柏瑋,新北市文化授權轉載)

撰文.照片提供/吳柏瑋

作者介紹

吳柏瑋

土生土長的「暗坑人」,這個新店溪以西的山谷之地,名叫「暗坑」,我們習慣用臺語稱為「àm-khenn」。因為島內移民與使用習慣的關係,在地的認同也越發的薄弱,暗坑之名也慢慢地被住在這裡的人遺忘。2020 年時我們「以庄頭為名」成立暗坑文化工作室,展開文化傳承的行動。

2023 年上半安坑輕軌通車,為了讓更多人能認識新店安坑,新北市青少年圖書館特別在2023 年4 月至9 月,推出「安坑輕軌站站有故事」系列活動,帶大家透過專業導覽的輕軌閱讀小旅行,同時搭配「在地達人」講座與「社區共學坊」,閱讀新店地景, 認識安坑的在地故事與人文風情。本期季刊特別邀請開課的暗坑工作室執行長吳柏瑋撰文,讓更多讀者認識安坑的歷史文化。

2023 年2 月,一道金黃穿過了名為「暗坑」的谷中之庄,一路從平坦的十四份躥進了谷地南側的半山腰,這是暗坑人等了近三十年的「輕軌」; 這條鐵軌乘載了各種批評與希望,也乘載上在地文化傳承的新可能。

在2023 年輕軌開通之後,地方上對於輕軌最多的評價就是「雞肋」,猶記得開通時,許多的遊客隨著車廂進到這山谷,下車後卻一臉茫然地說「怎麼如此荒涼?」、「有什麼可以看?」,即便連居住於此的居民,也難以跟遊客或前來遊覽的親朋好友介紹在地值得一去的景點。這時我們看見了一個契機與困難,「暗坑」越來越被大眾所看見,因為輕軌帶來更多便利的交通方式,但在地特色的疲乏,或說是因為在地文化長期不被居民所知,也顯得這條「黃金鐵道」似乎少了一些觀光功能。

輕軌開啟文化傳承的契機

但當筆者搭乘過安坑輕軌,並且以安坑輕軌做為導覽所乘坐的交通工具進行規劃時,發現輕軌能夠帶來有別於過往山谷交通路徑以外的「新視角」,而其東西向的路線規劃也為暗坑的文化點位串聯帶來新的契機。

中影沖印場的門柱,現代的年輕人可能對於中影已經不太認識了。

因為暗坑是一個群山環繞的谷地聚落,每一個小庄頭因為地理上的隔閡有一定的距離,尤其是在內五庄的範圍中,聚落大多散落在谷底,而聚落與聚落之間的距離又都不短,這也造成了過去內五庄聚落內相關的文化導覽或是走讀課程相對外五庄來說更少。

安坑輕軌的出現,直接將民眾從外五庄藉由山腰的鐵道,直直送入內五庄的範圍中,解除了人們接觸內五庄文化的部分交通限制,使得文化參與的門檻降低並得到新的機會。

對於在地的文化傳承工作而言,這是一個新可能,過去因為交通困難而導致難以吸引外地遊客前往本地參加文化導覽,在安坑輕軌出現之後,提供了外界相比公車更為容易且舒適的交通選項;而文化傳承一直以來都有一個挑戰,在這汲汲營營的時代中,若文化無法為在地帶來實質的收益,青年也難以留在地方去凝視在地故事, 安坑輕軌的引進,讓文化有機會帶進遊客以增進地方店家的收益,就有更多機會讓在地居民願意去認識這個地方的過去與故事。

所以,當安坑輕軌開始穿梭在半山腰的鐵軌上,安坑的文化傳承又多了一分新的可能性。

中影沖印廠的外牆上,過去曾有中影的標誌,如今雖已消失但依然能夠看見痕跡。

「內五庄」、「外五庄」:內、外五庄是安坑在地對於數個聚落的稱呼,主要用於分開以車子路為界線向東與向西的範圍。過去「內五庄」所指為車仔路庄、福興庄、義興莊、日興莊、興盛庄等五庄的共同稱呼,也就是現今過了車子路以後向三峽方向走的空間;而外五庄原稱「外五張庄」為包含大坪頂、頂城、溪州、下城、十四份、石頭厝、外挖仔、豬肚山、柴埕街及公館崙之範圍,也就是如今車子路以東之安康路、安和路沿線。

第一次嘗試,搭安坑輕軌做文化導覽

「安坑好荒涼喔,什麼都沒得看。」那時安坑輕軌剛開通, 筆者在朋友的臉書上無意間看到了這則發文,而這點也是安坑輕軌開通初期,許多遊客來到安坑的心得。

當時我們看到網路上各種失望的發文,身為在地文化品牌,想當然要設計出一條搭乘輕軌的文化體驗遊程,讓大家可以透過輕軌深入到這個山谷中,體驗百餘年來積累而出的在地情感與文化內容。

安坑輕軌在路線設計上有別於以往公車在谷地駛過,從在新和國小站到安康站之間為高架路段,可以藉由居高臨下的視角飽覽安坑十四份地區尚未過度開發的農地空間,也可藉此建立安坑地區山谷的空間認知,當列車爬升進入安一路的山腰路段時,則可以藉由南北兩側的山巒建構出山谷風貌,這是過去在進行導覽時難以立刻呈現的在地風貌。

安康接待室是戰後台灣歷史相當重要的見證之地。

所以我們首次嘗試,從十四張站起步,搭乘輕軌的過程中隨著過河、轉彎一一介紹經過的古地名與山,用安坑輕軌獨有的視角去建立「暗坑」的立體感與豐厚文化,當我們從車廂離開、進入位於耕莘安康院區站的「車仔路庄」時,各位參與者已經建立起對於安坑地區最基本的地理認知,那是一種有厚度的直接感受,這就有別於過去單純步行的方式,多了立體感與通盤全面的認識。

第一次的導覽之後,我們發現可以藉由輕軌的串聯,在每一個站體上進行周遭環境的導覽設計,也因此出現了在去年相當多人參與的安坑輕軌全線導覽。

一站一故事,輕軌與在地的深度連結

那天,青少年圖書館的主任傳來訊息:「柏瑋,我們想辦理關於安坑輕軌的導覽課程,有辦法每一站都做一條嗎?」我當下就想到曾經做過的輕軌導覽。我們能夠藉由輕軌所設下來的站點,在每一站中設計一條深度的文化導覽,可以看到每個聚落不同的發展脈絡、信仰、在地家族史、地理環境等。

安康接待室還沒有整理之前的樣貌,可以感覺出過去的隱蔽與肅穆。

「沒問題呀!我們可以一站一條路線喔。」我這樣回答, 這也能突破過去安坑輕軌各站被評論沒有文化深度與特色的困境。

於是我們從新和國小站開始,在接近一年的時間中,走遍了整個安坑,每一站我們都以當地的人文故事作為背景, 豐富了每一個輕軌站與地方的連結;而新和國小的導覽路線更是大家最好奇的,因為當地已是高度開發的空間, 很少人有辦法在這個區域內看出在地的歷史故事,這點也是安坑輕軌過去很難跟地方的歷史結合的主要因素。

位於安康站一旁的田中央曾厝,保留了百年的暗坑開墾故事。

於是我們就搭配耆老一路傳承下來的古地名,以及現地還留存的部分老街、老屋與土地公進行設計。我們發現輕軌能夠在這些點位中成為一個起點,將散落在庄頭中不同的故事串成線,勾織成輕軌與暗坑的跨時空對話。

從輕軌開始,用土地公找回「庄頭」

我們很快遇到一個問題,安坑輕軌全部的車站名稱都不是在地的古地名,也沒辦法找到對應的傳統聚落,所以我們只好針對輕軌所在的位置將附近的傳統聚落串聯起來。而為了讓已經消失的古地名與傳統聚落再次被看見,我們在所有路線設計上都搭配了「土地公」這個最貼近在地區名的傳統信仰來呈現庄頭感。

車仔路庄內蜿蜒的小路很有傳統聚落的風情。

車仔路庄的土地公廟,看顧在地百餘年,也見證了茶葉產業的興衰。

比如,我們在新和國小的路線設計,最後會走到位於尖山的景福宮,那邊過去是以張姓家族為主的「高車」聚落。過去因為此處有永豐圳流通,加上農業所需的大型水車,因此得名「高車」,但如今只剩下水泥叢林,所以我們在尖山的土地公廟可以看到早期張家的先人名字, 以及廟後還留有早期打石子的廟體。

又像是,玫瑰中國城站因為是1980 年代興起的新興聚落,我們特別帶大家前往玫瑰中國城的土地公廟,以此廟作為見證安坑地區近現代發展的代表之一,代表了近代安坑地區山坡地因造鎮式建案而出現的集合式住宅聚落,因傳統信仰與地方認同的產生而出現的地方信仰,與傳統聚落所建立之超過百年的土地公形成對比,是闡述安坑地區百餘年來地方發展的良好場域。

穿梭在田中央曾厝的巷弄中,彷彿走過時光機回到了「暗坑」。

用「安坑輕軌」串起,百年「暗坑」

這條以安坑輕軌八個站點為設計的導覽路線可說是安坑百年發展的故事書,我們從輕軌上,一路看到了從清代到現代的安坑樣貌:看見了從清領時期安坑人的祖先來到這邊開墾所留下來的茶田與水田,看見了先民為了祈求地方安定與平安生活所建立的百年古廟,看見了漢人與原住民在此爭鬥相殺所留下來「二叭仔」故事。我們看見了日本時代留下來的公學校(也就是現在的安坑國小),看見了日本時代為了追捕土匪而誤殺在地庄民的殺人埔;我們更可以在這邊看見1950 年代之後白色恐怖時期時,政府在此建立的槍殺場、監獄及偵訊場所。安坑輕軌,不只是把百餘年來安坑的故事串連起來,更是讓臺灣三百年來的發展故事,串成一條可以看見的臺灣史。接下來,提供三條主題路線,透過搭乘安坑輕軌,重新認識安坑。

與青少年圖書館合作的輕軌導覽最後一場,我們來到了雙城站。

安坑輕軌的三大主題

主題一:漢人入谷——耕莘安康院區與內五庄

從車子路開始向西的谷地,被我們在地人稱為「內五庄」,因為開發時間相對於安康路一段與安和路沿線聚落而言更晚,所以這個地方保留了相對完整的傳統聚落風情以及古厝、地方故事。

從耕莘安康院區出站之後,沿著車子路向南方的山上移動,在車站的不遠處可以看到名為福安宮的土地公廟。這是車仔路庄的傳統庄頭土地公,過去車仔路庄是一個以種茶為主的聚落,所以在地庄民就在村落外頭小山丘的大樹下,建起了看顧茶田與聚落的小石廟用以供奉土地公。車仔路庄仔在乾隆年中期還是番地地界,所以本地在當時常有原住民的侵擾,這也是車仔路庄雖然為一個漳州籍移民為主的聚落,卻擁有迎請保儀尊王(尫公)傳統的特別之處。

潤濟宮後方的龍神詞是用較廟遺留的石材興建的唷。

離開土地公廟後再向南沿著車子路走,約莫1 分鐘的步行距離就會看到一旁僅存的小茶田,目前此處種植的是文山包種茶,但其實長輩都有告訴我們:早期安坑地區所種植的茶葉大多是武夷茶,是一種紅茶。早期我們的祖先從唐山過臺灣,船上就帶著一株武夷茶的茶株,過去紅茶是可以外銷到國外的農產品,因此包含板橋林家其實在日本時代都有在這裡購買茶田置產唷!

茶田對面的小路,也就是車仔路庄的傳統聚落,早期因為有原住民與土匪的侵擾,聚落內的民宅大多相鄰而建,也因此聚落內的小路蜿蜒曲折,往往在路的盡頭就是別人家的稻埕,對於不熟悉此地的外地人而言,彷彿進入了百慕達三角洲,一般都會迷失方向感和迷路。也因為這樣的特性,車仔路庄是一個防禦功能極好的聚落,如今雖然有部分建築已改為樓房,但聚落內依然保留大量的紅磚瓦房,不難看出早期因為產茶而富裕的聚落風情。

再沿著車子路繼續向南,遠遠地我們會看到寫上「文山新村」的牌子,這裡是戰後才出現的外省聚落,但十分特殊,它並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眷村,以前叫做「大陳義胞村」,現在這裡的路口是遠近馳名的蔬食餐廳「布佬廚房」,整個村子也進駐了不少漂亮且吸引人的咖啡廳,充滿人文氣息。

潤濟宮是內五庄的精神信仰中心。

值得一提的是村子的正對面還有一片竹林,這裡對於在地人而言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地方,被稱為「殺人埔」。相傳日本時代時,因為日本政府要抓躲在山上的土匪, 而當時車仔路庄是一個種茶為主的聚落,有別於種植水稻的居民需要時時巡田水,庄內的居民相對悠閑而被誤認為土匪,長輩告訴我們當時有許多居民被抓來此處處決,所以這個竹林在地方上也是有名的靈異空間。

這一條路線可以看到三百年前的安坑,因為多山地形而發展出的在地產業與傳統庄頭,用短短兩小時的時間就能感受安坑深厚的人文故事。

主題二:不義之谷——藏在山中的偵訊空間

1950 年代開始,安坑開始大量出現特殊單位,比如用監聽中共情資的電訊發展室「清風園」、用來關押軍人的臺灣軍人監獄(俗稱新店軍監)、臺灣史上槍決人數最多的安坑刑場以及1970 年代用以偵訊的「安康接待室」。

從玫瑰中國城站出發,經過高架橋下的聯通道後,大約5 分鐘就可以到達這個如今相當知名的市定古蹟:「安康接待室」。在這步行的過程中,可以藉由觀察周遭環境、地貌、與聚落關係等因素而產生的地方特色,因為這樣的環境特色,當時的司法行政部調查局選定在這個半山腰興建了這棟建築群。

安坑地區在戰後有一個被在地人戲稱的名字:「軍管區」,因為安坑的多山地形,與外界的隔離感、易守難攻的地形、相對稀少的居民,這裡出現相當多的軍事設施,而安康接待室更是一個連在地人都不知道的「神祕空間」。

從輕軌站步行到安康接待室的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 即便是現代,我們也很難在這段路上一眼看出安康接待室的位置,這也突顯了安康接待室在選址上的考量,足夠隱蔽且難以察覺;而一路上的地貌改變、溪流切割也證明了安康接待室在1970 年代興建與此時,與周遭聚落有一定的分割感。這樣的環境感知,也只有在輕軌開通之後能夠有更直接的感受。

離開安康街的時候,筆者推薦大家可以朝向安康路前進,在通過聯通安康路的雙城橋之前,左手邊雙城路2 巷內也有一個值得大家駐足拍照的建築,那就是新建於1980 年代的中央電影公司沖印場(簡稱「中影沖印廠」)。這個沖印場見證了早期臺灣的電影業發展故事,曾經在一旁的小橋下,因為五重溪切割出的小溪谷巨石林立, 不少電影在這裡拍攝,據說當時住在附近的小朋友都會在這條橋上偷偷看著那些飛簷走壁的武俠們!

沿著小橋走上安康路二段,這裡就是被稱為二城的傳統聚落,有著全安坑最老的古廟「潤濟宮」。

潤濟宮, 建於清嘉慶九年,主祀三官大帝(民間俗稱「三界公」),如今的廟體雖然是民國70 年代末期興建的現代建築,但廟後的龍神祠是保留了舊廟石製遺構所建成的,可以看出本廟在日本時代的影響範圍相當廣泛,連居住在南勢角的居民都有寄附。

相傳因為早期二城常有原住民的侵擾,聚落民眾決定迎請三界公保佑地方平安。在地方上盛傳,過去若要前往南方的山區務農、做山,出發前必須前來廟中擲茭以求平安,若無神明給出聖茭,則會發生原住民的侵擾事件, 屢試不爽,因此在地居民對於本廟都相當信奉。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時代的紀錄中,我們可以發現本廟被認定是「客家廟」,原因是一直到現在,本廟都還保留「四季福祭」的傳統,而內五庄的主要居民為詔安移民的「雙廖」氏族,時至今日依然保留部分客家習俗,隱藏在生活習慣當中,因此本地也被視為「福佬客庄」。

主題三:都市中的老暗坑——安康與暗坑

安坑輕軌中有一站名為安康站,「安康」可以說是近50 年來大多居民對於本地地名的認識,而位於安康路與安和路交叉口的安康站更可以清楚地看出從「暗坑」變到「安坑」再到「安康」的歷史脈絡。

鮮為人知的是,其實在安康站步行約1 分鐘的範圍內,有一棟矗立暗坑百年的老三合院,被在地人稱為「田中央仔曾厝」的「曾久古厝」。這間曾久古厝是安坑地區第一批開墾的曾氏先民所建,屋身採用本地產出的砂岩打石子, 仔細看會發現在黃褐的銹色裡閃著細碎的亮光,那是因為暗坑大多為南港層的砂岩沉積岩,石頭中含有石英, 而在過去清朝物質匱乏的時代,來到這裡的祖先們就地取材,用這座山的產物來興建能夠百世流傳的家。這裡之所以叫「田中央仔」,其實從老屋的四周能夠看出端倪,直至現在老屋周遭還是被農田圍繞,可以想像早期周圍其實都是水田,盛產水道的空間在安坑極為難得, 這裡可以說是安坑的穀倉。

而曾久,對於安坑而言是基督重要的開發者旨意,因其參與的暗坑圳開發,才使得本地能夠有足夠的水源供應農業發展,也才能夠孕育出數代的暗坑人。

過了田中央曾厝後,沿著安和路向中和方向移動,便會發現一旁橋下流過一條水道,這就是牽涉中永和發展的生命之水「永豐圳」,經過碧安公園時一旁的臭水溝就是過去永豐圳與五重溪交匯的空間,如今被認為是舊圳道的公園旁臭水溝,其實是見證五重溪改道的證明,它就是舊的五重溪河道!

沿著碧安公園向安民街看去,印入眼簾的是一棟有著「翹翅」屋脊的兩層樓建築,這棟建築兩旁都是古早味十足的紅磚瓦房。這裡有一個一聽便知道居民姓氏的地名:「吳厝底」,顧名思義這裡的人都姓吳。

吳厝底的吳家是在地數一數二的大家族,這棟建築便是吳家的公廳,吳家的先祖在乾隆年間來到臺灣發展,原本居住在十四張地區,之後第二代遷移到十四份現地定居繁衍生息。過去吳家在地方非常有影響力,甚至在清朝曾經出過秀才。

特別的是,吳厝底的吳家祖籍來自漳州平和,但依照吳家的族譜記載,原先他們居住於廣東的饒平,因為歷史因素而遷移至漳州,所以不少吳家的長輩會告訴我們, 他們是「客人底」,清明祭祖的時候,也能從他們多準備一隻羊來祭祀祖先,看出客家傳統的遺存。

最後,沿著安民街走到十四份的土地公廟,雖然這裡與過去已經大不相同,但仍能夠看到本地因為島內移民而發展出的新聚落,依然對於本地土地公信仰有著很深的黏著度;而舊廟拆除後留下來的石製門額,如今依然隱藏在新廟的屋頂上。大家如果有前往參拜、參觀,也可以站到廟的對面仔細觀察,找找看這塊老門額在什麼地方!

本文轉載自《新北市文化》季刊。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此>  

(原始連結)


更多信傳媒報導
專訪孔祥重院士:從脈動陣列到人工智慧的教育與產業實踐
北歐夏至自然奇觀「午夜陽光」
青光眼有年輕化趨勢...靠「中醫針灸」助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