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漁民捕獲活體「龍宮貝」 為何被視為珍稀活化石?曾有哪些發現紀錄?

什麼是「龍宮翁戎螺」?

龍宮翁戎螺外觀呈現圓錐形,上面有黃紅色火焰斑紋,直徑約10到23公分,因外型宏偉優美像是宮殿,俗稱為「龍宮貝」,主要棲息於西太平洋深海,而在台灣多分布於東北角海域。根據海委會海洋保育署資料,龍宮翁戎螺通常生活在大陸棚邊緣的海底斜坡上,棲息深度在50-250公尺。

中研院台灣貝類資料庫則記載,龍宮翁戎螺棲息地分布於台灣、日本、印尼沿岸,除了台灣的東北角之外,釣魚台及東沙島東北方海域也有採集紀錄。

  • 宜蘭龍宮貝今晨放生 是否禁拖網漁法再引議

為何龍宮貝被稱為活化石?

龍宮翁戎螺是目前最大的翁戎螺科物種,特徵是殼口具有1條細長的裂縫,像是微笑的線條,長達貝殼周緣的一半,被認為是相當古老的形態特徵,對貝類演化歷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殼底具有大而深的臍孔,深度可直達殼頂。

龍宮翁戎螺殼底(圖/國立台灣博物館典藏3D掃描)
龍宮翁戎螺殼底(圖/國立台灣博物館典藏3D掃描)

龍宮翁戎螺最早出現於距今約5億7千萬年至4億9千萬年前的古生代寒武紀,並繁盛於恐龍活躍的中生代,但從約6600萬年前的新生代開始漸趨絕跡。

古生物學家曾以為龍宮翁戎螺在距今2千多萬年前的第3紀時期就已經完全絕滅,不過在19世紀末卻發現「現生種」的龍宮貝,且保留了原始2對鰓和2對腎臟的身體結構,故可稱之為「活化石」。

哪些地方曾經發現龍宮貝?

根據蘭陽博物館資料,現生種的龍宮翁戎螺最早發現於1879年,該標本目前還存放於荷蘭鹿特丹自然博物館,不過在該枚龍宮貝被發現並命名之後,相隔近60年都沒再發現第2枚,直到1936年才在日本高知縣外海再度發現1枚幼貝,以及後來1942年日本貝類學家大山桂來台拜會時,在友人致贈的私人收藏中發現1枚高雄漁船於1937年撈獲的成貝,但是這2枚貝殼都毀於第2次世界大戰戰火之中。

1968年台灣漁民再度撈獲1枚龍宮翁戎螺,同時也是全世界第4枚被捕獲的活體,該枚龍宮貝出售後,輾轉被送至日本展出引起當地轟動,甚至連當時仍未即位的明仁天皇都曾前往參觀。

1969年基隆集豐1號漁船於釣魚台海域一口氣撈獲了3枚龍宮翁戎螺(另一說法是4枚),其中1枚在上岸後死亡,剩下2枚活體則被送至台灣省立博物館(即現今台博館前身),並經由當時台灣大學林朝棨教授鑑定後於博物館展出,在展期內創下超過50萬人的參觀紀錄,也帶動當時台灣貝類研究的熱潮。

國立台灣博物館指出,過去在2017及2020年均曾發生漁民捕撈龍宮翁戎螺後,試圖養殖卻造成死亡的案例,建議民眾不要捕殺、干擾或私藏龍宮翁戎螺,因為不僅可能對珍貴的活化石造成傷害,也可能對生態系統帶來更大的影響。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宜蘭龍宮貝今晨放生 是否禁拖網漁法再引議
4歲童不慎弄破博物館3500年陶罐 館方未求償並邀請回來參觀
德國2童發現史前巨象化石 體型可達5米高、12噸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