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粄食融入創意 廟宇靈感創造「五行粄」

苗栗市民張永昌的家族,一直在從事客家粄產業,不過他覺得,只製作傳統客家粄,已經不足以傳承米食文化,在一次參觀廟宇導覽,突然觸發靈感,研發「五行粄食」,並在社區成立工作坊,去年也獲得大學團隊的支持,為客家米食注入新的活力。

運用薑黃、抹茶、紫地瓜、紅麴以及竹炭粉,五種顏色的粉末,象徵「金木水火土」五行來製作湯圓,這是苗栗市民張永昌,從附近的「五文昌廟」,得到的靈感,研發的五行湯圓。

嘉盛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張永昌表示,「跟五文昌廟的建築元素結合在一起,有黃色有綠色有紫色有紅色有黑色,我們就用這五種顏色來打造五行的粄。」

粄是客家人的米食文化,傳統的湯圓只有紅白兩色,加入廟宇多樣色彩融合五行,讓粄食增添更多色彩。

客家粄食融入創意 廟宇靈感創造「五行粄」
客家粄食融入創意 廟宇靈感創造「五行粄」

嘉盛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張永昌說,「加上新的色彩元素還有健康的概念,讓我們持續的推廣下去,這就是我們做客家粄食,主要的動力來源。」

不僅如此,去年在水保局「大專青年洄游計畫」支持下,國立聯合大學以及輔仁大學,組成的「好米嘉在」團隊,也結合了張永昌研發的五行粄仔的創意,設計出「五行龍粄」,這又是加入苗栗市,特有的炸龍文化研發的特色粄食。

客家粄食融入創意 廟宇靈感創造「五行粄」
客家粄食融入創意 廟宇靈感創造「五行粄」

國立聯合大學工設研究所學生黃薇芸說,「龍的話就是代表苗栗的四龍,以及苗栗的炸龍,然後粄食是代表客家的粄食。」

東西南北方的四龍造型,變化出不同顏色的龍粄,兼具外觀也能食用,張永昌在家鄉成立工作坊超過5年,靠特色粄食打響知名度,有人來參觀,就帶他們認識這裡的廟宇特色,也讓大家自己DIY嚐嚐自己做的米粄,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傳承客家米食,讓大家知道客家米食不只是米食,還含有客家文化的層面。

(民視新聞/邱俊超 苗栗報導)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超浮誇巨蛤船火鍋! 雲彰特級文蛤直送餐桌
「玩具百寶箱」開箱 黃子佼任玩具永續大使
露營懶人經濟學 「代客搭帳」專業效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