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發中心辦理村史回村推廣工作坊

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與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合作於民博展出「客家與日本:海外華人編織的另一個東亞關係史」特展,攜手日方策展人東京都立大學河合洋尚副教授至臺灣臺中東勢及雲林詔安田野考察。首次與臺中市東勢區公所假臺中市立東華國中合作辦理「村史回村」推廣工作坊,該中心希冀藉由這次推廣活動,擾動在地居民深入理解自身所在的客庄聚落,強化常民對於客庄歷史記憶的建構與認識。

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此次與東京都立大學河合洋尚副教授考察臺中東勢下城里陳屋、興隆里下校栗埔西河堂林屋伙房調查,以及前往雲林考察崙背國小、詔安客家文化館、崇遠堂及二崙來惠社區等,東勢及詔安的客家鄉親都非常熱情,鬧熱的好客精神與溫度,與客家庄傳遞的文化力,讓河合教授直說一天的田野考察真的沒辦法徹底瞭解東勢及詔安客家,並相約明年要參加「澹仔火迎暗景」雲林詔安客家文化節活動。很巧的是「村史回村」推廣工作坊,他們又來到了東勢,一一三年首次規劃與臺中市東勢區公所共同合作辦理「村史回村」推廣工作坊,共同宣傳推廣臺中市東勢區之村史成果《來寮客庄-東勢區‧大茅埔》,希望集結更豐厚的能量,深化我們與國際、與在地的夥伴關係。(見圖)

在這次田野考察過程中,東勢陳屋、林屋的耆老熱情分享伙房的歷史及人文故事。而雲林詔安客家鄉親非常好客,將詔安客家的姓氏、宗親及語言傳承做十分詳細的介紹與分享,河合老師也一同參與大埔腔與詔安腔的收錄與保存,這些珍貴的語言收錄也會在今年九月特展中展出,在日本聽見客家「四海大平安」的聲音。

該中心「客庄村史撰寫計畫」邁入第八年,陸續產出三十冊村史成果,並持續深入在地客庄推廣客庄村史成果,同時擾動活絡客庄聚落。而為實踐村史「回村」之行動與價值,本活動特別邀請《來寮客庄-東勢區‧大茅埔》的作者蔡佩如、陳俐文,與莘莘學子分享撰寫臺中市大茅埔村史的歷程,再次重現客庄的人文地景與記憶,形塑出屬於大茅埔的客庄故事。

活動更邀請多位村史專家學者,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李宗信所長、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區域與社會發展學系許世融教授,以及大茅埔調查團張圭熒老師,透過村史專家學者與談講述客庄村史的發展脈絡,讓年輕學子了解客庄村史的意涵及家鄉的客家故事,彷彿再次走入書籍內所描繪的歷史場景,共同建構屬於我們的客庄記憶,讓愛鄉愛土的理念向下扎根。歡迎大家今年九月到日本大阪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共下來看「客家與日本:海外華人編織的另一個東亞關係史」特展,一同給予客家與國際接軌的道路上更多的能量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