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群聚!如何做好居家防疫? 對抗病毒這樣做

▲從2020年新冠疫情開始流行至今,全球確診病例已經超過2億。
▲從2020年新冠疫情開始流行至今,全球確診病例已經超過2億。

文/記者林亞樺 圖/pixabay

「抗疫尚未成功,一切仍須努力!」從2020年新冠疫情開始流行至今,全球確診病例已經超過2億,面對新冠疫情(COVID-19)的瞬息萬變,近來國內的家族群聚而染疫的案例時有所聞,無論在家中扮演的角色為何,同住在一個屋簷下,真的很難不「相聚」,即便盡可能減少外出的可能性,但是只要身為「人」真的很難不出門,而該如何降低病毒的傳播,成了抗「疫」之戰最重要的關鍵。

▲鍾明勳醫師認為,面對疫情、病毒的突襲,無時無刻都不能掉以輕心。
鍾明勳醫師認為,面對疫情、病毒的突襲,無時無刻都不能掉以輕心。

樂群耳鼻喉科家醫科診所鍾明勳醫師認為,面對疫情、病毒的突襲,真的無時無刻都不能掉以輕心,尤其家中有長輩與幼童的家庭,千萬要特別當心,即便打了疫苗,也要做好防疫的正確步驟,在外無論施帶面罩或口罩,都還是必須徹底落實消毒,才能降低染疫的風險,在外面防疫不容馬虎,但千萬別以為回到家中就代表一切安全。

▲面對新冠疫情,居家的環境整潔不容馬虎。
▲面對新冠疫情,居家的環境整潔不容馬虎。

「病毒會附著在看不到的表層,最常附著的地方為玄關、客廳、餐廳。」鍾明勳點出,細菌、病毒多數時候是由外帶入,家中的玄關是首要會接觸的地方,當家中成員從外面回來時,不知不覺之下也讓細菌附著在上面,接著,其他家庭成員在不知的情況下觸碰,就極有可能讓細菌與病毒散布,而根據日本NHK與日本感染學會,在今(2020)年做的實驗指出,這些全部都具有活性的病毒,在空氣不流通的情形下,至少可以在密閉空間中存活超過20分鐘,也因此居家環境可說是相當重要。

到底要怎麼做才能降低病毒的傳播?鍾明勳認為,即便在家中,只要在同個空間有2人以上,如果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會建議佩戴口罩,此外,室內的空氣流通也是相當重要的,保持室內的通風與換氣,能降低空氣中病毒的濃度。

此外,居家的環境整潔相當的重要,鍾明勳提到,無論是新冠疫情又或者是季節性的過敏,都跟室內環境的乾淨度脫離不了關係,對於支氣管敏感者來說,PM2.5與塵蟎或毛髮,都很容易在不經意之下引發不適感,我們能夠針對「可控制」的事物進行調整與改變,固定的將環境清理與消毒缺一不可。

▲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提到,預防COVID-19清潔與消毒的時候,通風是重要的。
▲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提到,預防COVID-19清潔與消毒的時候,通風是重要的。

鍾明勳指出,根據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提到,雖然清潔、消毒和通風本身並不足夠保護人們不會染上COVID-19,但當三者都有做到時,即能保護自己也保護家人,同時,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也指出,預防COVID-19清潔與消毒的時候,通風是重要的,不僅能有助於減少接觸清潔和消毒產品的風險,增加通風也可以減少在清潔時粒子重懸的風險,這包括那些可能有SARS-CoV-2(或其他污染體)的粒子。

「雖然家人間一起共食是件幸福的事情,但是,疫情當前,保護彼此為重,還是要避免。」鍾明勳表示,由於新冠疫情主要的傳染途逕之一為飛沫傳播,而飛沫傳染的途徑落在1至2公尺,家中無法像餐廳裝設隔板,建議可以採用輪流用餐或是在不同空間的方式用膳,在取餐方面,也盡可能以「公筷母匙」的方式取食,降低病毒透過飛沫傳播的可能性。

鍾明勳認為,新冠疫情變化莫測,現階段保護好自己也保護好家人最好的方式,即為確實記載出門的足跡,出現可疑的症狀立刻通報,回到家中,應立即將衣物進行換洗,並且徹底的清潔、消毒。

看完整專題「防疫新生活 居家清潔防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