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減廢未來趨勢 租屋族方便拆裝帶著走

住宅可以用租的,那麼家具呢?台灣有新創公司,基於愛護地球資源,發揮巧思,運用不同材質,重新設計家具,讓商品更容易拆裝、組合,跟著主人搬家;另一方面,也有業者改造半導體廢棄晶圓盒,製作成可重複使用的展示櫃,減少碳足跡。這兩家公司都獲得許多專利和認證,他們認為,台灣在乎永續勝過價格的顧客越來越多,家具減廢這條路,的確是未來趨勢。

走走家具執行長 宋倍儀 :「十字的起子,然後把它(家具)解鎖,就可以把它打開。」

雲林科大設計所畢業的宋倍儀,想解決租屋族搬遷的大麻煩,也對齊了循環經濟的新趨勢。

走走家具執行長 宋倍儀 :「因為求學、出社會,我前前後後搬了八、九次家, 我的家具沒辦法拆掉,丟不掉,也沒辦法重複拆裝,所以我乾脆就把它丟掉。」

台灣家具市場兩極化,好家具等於貴,年輕人買不起;便宜的,又禁不起重複拆裝。她不想妥協,2016年跟同學創辦家具設計公司,改變結構和材質,友善環境和荷包。

走走家具執行長 宋倍儀 :「模組化的,它(沙發)現在是3人座, 更多人的時候,它就可以變成更多人座,不會是說我今天家具雙人座,我今天要生小孩,我今天要結婚了,要搬到一個新房子,我就把這東西丟掉,他今天身高比較高的話,他就是把這一個(零件)往前裝,裝到這裡。」

可重複拆裝的關鍵,在於高強度樺木,結合金屬,讓兩者既密合又容易拆開。

走走家具執行長 宋倍儀 :「一般(木頭對木頭)榫接,可能你裝上去之後,它是拆不掉的,金屬上的這個凸,去對木材上的凹,搬家了,我就再把它拆下來,它完全不會有任何受損。」

五金零件巧妙又完美隱藏,木頭圓潤,椅墊厚實,每一個家具部件,還可隨著使用者不同習慣,靈活重組,減少不必要的丟棄浪費。他們拿到專利,更榮獲德國IF紅點設計大獎。

可帶著走的思維,也延伸到商場。台北松菸「慈悲科技創新」比賽,布展的芒菓丹公司,材料來自廢棄物循環利用。

芒菓丹公司執行長 林澤嵐:「三、五天的展覽,如果都用裝潢的話,三、五天過後這些裝潢全部打掉,全部變成廢棄物。半導體廠,他們把裡面的晶圓拿出來以後,我們就它回收回來再利用,這個鋁柱,它是從我們的鋁罐去再生而來。」

層板承重200公斤,用壞了就粉碎,熔製、還原成新品。一格展示櫃,用租的,比用買賣減少9.8公斤二氧化碳當量的碳排放,一天租金60塊錢,長租還打對折。

芒菓丹公司執行長 林澤嵐:「放棄了賣這樣子的商業模式,不綁租期,也就是消費者可以隨租隨退,主要的目的就是,不希望這個資源讓它再流到自然界裡面去。」

材料循環利用,取得台灣第一個專屬領域的碳足跡認證,但拆裝過程的魔鬼,藏在時間裡。

芒菓丹公司執行長 林澤嵐:「短時間內你就要把會場布置起來,鎖螺絲其實很耗費時間,(未來改良)做卡扣式的結構,讓將來組裝能夠更快速。」

組裝攤位需要傳統兩、三倍人手,人員訓練和模組化都在精進。開發、人力都是成本,家具也是。以床架為例,不少消費者拿售價1/2到1/3的別家產品做比較。

走走家具執行長 宋倍儀:「(市面上)一張床架,幾千塊錢也許就有,可是它的使用基礎的年限跟它的功能,其實是不一樣的。」

永續產品初期推廣不易,搭上全球趨勢,情況正悄悄轉變。

慈濟基金會宗教處組長 曹芹甄:「布展、道具等等,我們也都是以永續來做思考出發。」

芒菓丹公司執行長 林澤嵐:「碳中和的這種展覽活動的時候,它就特別需要我們,因為別人沒有。」

走走家具執行長 宋倍儀 :「單純只是看到價格,就要講一些什麼(太貴)的人,這種人也是有,在意環保意識,有希望家具可以陪伴自己到下一個(人生)階段的人,越來越多了。」

新創公司掌握回收材料,重新設計,取得專利、認證和獎項,並且瞄準客群,證明永續、美感和市場接受度之間,能夠找到平衡點。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一家三代入經藏 身處異地一條心
演繹倒數計時 地標任務使命必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