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才被震垮卻忙著蓋路?環團發起連署:國會撤回花東交通三法

家才被震垮卻忙著蓋路?環團發起連署:國會撤回花東交通三法
家才被震垮卻忙著蓋路?環團發起連署:國會撤回花東交通三法


國民黨立委傅崐萁提出花東三大交通草案,引起討論。地球公民基金會今(5/29)率在地業者發聲,指出大地震後仍待重建,且開路後若無完善規畫,反而可能把人流帶走,無助經濟,呼籲「國會撤回交通三法,勿排擠真正迫切的基礎建設經費」、「政府正視東部震災後受創的觀光產業及各項社會發展」。

這三大交通草案分別為「環島高速鐵路建設特別條例草案」、「花東快速公路建設特別條例草案」以及「國道六號東延花蓮建設特別條例草案」,合計經費逾2.5兆元,並明訂10年內完成。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黃靖庭表示,雖然立法院長韓國瑜日前建議待新任交通部長上任再討論花東交通三法,但沒有明確的書面協商結論,從《立法院職權行使法》輾壓修法的經驗,未來花東交通三法可能成為下一個新戰場。

黃靖庭說,三草案限縮建設案10年完成,但工程的地質探勘、環境影響評估、土地徵收等前置程序常需要數年,施工本身更常高達10年以上,若限縮時間將壓縮專業規畫與公共討論的空間,「這不是回應花東地方交通需求,而是政治鬥爭工具。」

台東餐飲業者林智偉認為,比起大興土木建設聯外道路,更應該務實地解決區域發展問題,如醫療、教育、環境和就業。另外,快速聯外交通可能如同西部鄉村一樣加速人口外流,造成東部生活成本變貴。

臺灣原住民族太魯閣族學生青年會理事長Yabung Haning(吳雅雯)也說,大地震後有些家戶無家可歸,此時提三大交通建設不切實際,讓剛經歷地震的花蓮人情何以堪?同時,開路並不見得能帶來經濟發展,若無規畫,反把人潮帶走,無法深化部落經濟。

花蓮在地新創產業育成顧問賴冠羽指出,東部的優勢在於文化與自然,觀光產業應該更重視在地獨特的文化與體驗,而非只依靠大量團客與連續假期,至於聯外道路也應考量環境限制,勿以大量的環境成本作為代價。

地球公民基金會呼籲撤回三大交通草案,並發起「跟花東一起 站上台灣民主前線」連署,邀請全國人民與花東人民站在一起。

更多太報報導
韓國瑜喊別穿牛仔褲、球鞋 蘇巧慧酸:審法案隨便、穿衣要認真?
黃國昌發長文向社會道歉 堅稱「背棄改革的不是我」
不忍了!被邱議瑩打耳光 羅智強:已請律師提起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