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貌焦慮! 身體臆形症太嚴重應看精神科
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一名男大學生被朋友取笑身材,一路辛苦減重,最近交了女友,對方卻不願在社群公開跟自己的合照,其重複對鏡子整理頭髮致上課遲到、拖延需報告作業,而對外表感到困擾,高榮南院透過心理及SSRI治療改善降低對負面思考,重新建構信念及調整應對焦慮模式。
高榮南院精神科主治醫師連悅如表示,每個人心中對自己的外貌,都有不同的標準與在意程度。打扮化妝、追求健美的身材,得到讚賞及關注,的確是開心的事。若個案認知的外貌缺陷,例如微小的皮膚斑痕、鼻型等,這種主觀認知的醜,在他人看來過度放大,並導致花費過多時間、心力、金錢,造成痛苦,開始迴避社交場合,需考慮是否受困於身體臆形症。
連悅如說,身體臆形症典型的發作時間是青少年期,平均發病年齡約16歲,病程慢性、難以緩解,個案多尋求皮膚科或整形外科治療,而非到精神科求協助。
她說,此類個案可能同時受苦於其它精神疾病,例如憂鬱症、社交恐懼症、強迫症。此外,約有15%身體臆形症患者會出現厭食或暴食症、無法撫平的情緒、無處放置的不安,最後失衡地呈現在對外表的過度追求。有些時候,對外表的擔憂可以透過身邊的支持或自我調適改善,若嚴重到符合身體臆形症的診斷或合併有情緒、睡眠困擾等,建議到精神科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