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水潭春夢》體現人性真情 改編山村少年殺人事件

記者黃朝琴/臺北報導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寒水潭春夢》新編歌仔戲,17、18日將於臺灣戲曲中心獻演,該劇由「秀琴歌劇團」主演,改編嘉義縣梅山鄉山村少年殺人真實故事,特殊變裝藝術,搭配歌仔身段唱腔,劇情大量融合「過火」、「送肉粽」等臺灣習俗,全劇著重「悔恨」與「寬恕」,文戲、武戲兼備,既窺見幽深的陰暗面,也激盪溫馨多彩的光明面,達到傷痕療癒,也體現真情人性。

《寒水潭春夢》擷取改編臺灣鄉土小說《美人尖》的中篇小說「良山」精華片段,由中正大學教授王瓊玲創作及編劇,從愛情本身,切入病態偷窺,乃至求歡遭拒絕,導致失手誤殺,呈現男主角「良山」多層次性格,善惡情感交疊成「良山」的半生故事。全劇分為9幕,主要區隔6個空間,包括開場的迎親喜慶、寒水潭場景、廟口建醮大典、村莊、官府、良山父親墳墓等。

《寒水潭春夢》從臺灣民俗文化視角出發,劇情發展大量融入臺灣傳統禁忌習俗,例如婚俗禮儀、寺廟建醮、過火科儀、類似臺灣中部「送肉粽」喪葬習俗,除演繹親情、友情與愛情難解的纏繞糾葛,也深入探索人性的本質及人情的冷暖。

臺灣中部「送肉粽」喪葬習俗,用繩索代表把冤死鬼的魂魄送出海,消弭亡者的煞氣,祈求全村平靜平安,改編成歌仔戲考量劇場觀眾對於喪葬禁忌習俗的可接受度,避免產生恐懼或排斥感,寫實儀式以觀眾較能接受方式呈現。

演出團隊「秀琴歌劇團」以美聲演出深獲觀眾喜愛,入選多年文化部扶植團隊,曾獲中興文藝獎戲劇獎,持續求變求新,這次開拓歌仔戲新題材,選取更獨特、不同以往主題發揮,展現小說與戲曲跨界融合。

《寒水潭春夢》劇情以「良山」、「春花」、「耕土」、「水源」4個角色為軸心,描述17歲山村少年「良山」與「耕土」是一起長大好友,良山暗戀大他3歲的鄰家姐姐「春花」,兩人還充當小舅子,送「春花」出嫁給「金樹」,適逢寺廟舉辦30年一次的建醮大典,良山被指派與春花一組,上山砍柴作為「過火」典禮用途,良山求歡被拒,失手誤殺春花,被補入監服刑年。

良山父親「林水源」背負著兒子殺人的惡名,按習俗揹「春花」屍首回村,因替子贖罪而投環自盡,「耕土」代替披麻戴孝捧斗送喪,代替「良山」盡孝男之職,村中為除惡去穢,舉辦「送肉粽」(送吊死冤魂)的「送煞」儀式。

不久,「金樹」另娶別人,「春花」母親孤苦無依,「耕土」私下為「良山」贖罪,幫忙照顧春花母,良山服刑20年出獄後隱匿他鄉,「耕土」勸解鼓勵,希望「良山」能夠獲得重生,再10年後,大建醮將舉辦,身揹兩條人命的良山,一直活在悔恨,他潛回故鄉尋找父親墳墓祭拜,想稍盡子職,耕土帶良山去見春花母,向春花母親下跪致歉,春花母慟哭,張開雙手擁抱良山,建醮過火儀式,耕土及春花母,鼓勵良山過火,象徵寬容諒解以及生命浴火後的重生。

《寒水潭春夢》由張心怡飾演主角「良山」年輕時,展現其年輕氣盛、放蕩不羈、敢做敢當的率性;出獄後的中年「良山」,則由團長張秀琴飾演,著重於呈現其出獄後如何飽受內心煎熬、悔恨與痛苦交疊的境況。

張秀琴也同時飾演年輕良山的父親「水源」,藉由一人同時分飾父子二角,使角色有時空的連結性,更可看到演員不同角色肢體表現與心態揣摩差異,藉此體現「人的真情」,看到人性軟弱與追尋救贖的力量。

主題音樂以呈現寒水潭發生事件始末作為表現題材,寒水潭的陰森、良山的怨、春花的恨、耕土的無奈,層層疊疊依序展現,再融入傳統儀式習俗的音樂,交織出悔恨情緒的「深沉感」及贖罪補償的「寬恕感」,緊扣該劇核心意象。

至於唱腔部分,大量採用七字調與都馬調,從板式與調式變化創造本劇獨特風格,情境音樂設計則以道教及民俗音樂為素材,再融合傳統串樂改編成符合意境的樣貌。

秀琴歌劇團《寒水潭春夢》,張心怡(左起)飾少年良山,莊金梅飾春花,張秀琴飾林水源。(傳藝中心提供)

秀琴歌劇團《寒水潭春夢》,良山出獄後祭拜父親墳墓。(傳藝中心提供)

秀琴歌劇團《寒水潭春夢》,劇中過火路象徵新生。(傳藝中心提供)

秀琴歌劇團《寒水潭春夢》春花與良山上山砍柴,水源伯等待兒子返家。(傳藝中心提供)

秀琴歌劇團《寒水潭春夢》茶煞儀式,耕土代替良山送水源伯最後一程。(傳藝中心提供)

秀琴歌劇團《寒水潭春夢》鍾馗茶煞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