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感恩日記多運動 走過憂鬱
憂鬱症是多重因素影響的結果,不僅是外在的壓力,某些心理特質也可能讓人陷入憂鬱的情緒中。專家指出,具有完美主義、過度焦慮、悲觀主義、無望感、反芻思考特質者,較易憂鬱,應學習不對負面情緒作出批判、給自己適當休息,也可透過規律運動、均衡飲食、寫感恩日記等,幫助自己走出低谷。
阿偉是一位努力的工程師,自我要求極高,總是全力以赴達到老闆的標準,當工作中出現小失誤,就會深陷自責,忘記自己曾經的貢獻,加上新來的主管是一位難取悅的人,每次會議前,阿偉都極度緊張,甚至因焦慮而失眠,食慾受影響,情緒低落、莫名想哭,覺得生活失去了意義,被診斷為憂鬱症。
新竹身心科醫師鄭佳益表示,阿偉的一些特質本就容易造成憂鬱症,完美主義者往往會設定過高的標準,對自己要求過於嚴苛,一旦無法達標,就陷入自我批評,覺得自己「不夠好」或「不值得被愛」。
鄭佳益提醒,如發現自己有容易導致憂鬱的心理特質,請不用過度擔心,可練習提高對情緒的覺察,不對自己的負面情緒作出批判或評價,了解到「我」不等於「我的想法」,追求完美時,試著重新檢視目標是否過於嚴苛,將大目標拆解為小步驟,給自己適當的休息和鼓勵。
認知行為治療(CBT)可以幫助我們調整思維模式,可問自己:這個想法是真的嗎?有沒有其他可能性?一步一步挑戰不合理的想法,減少心理的壓力,每天也可記下三件感恩的事,練習看到生活中陽光的部分,另平時也可參與喜愛的活動,如散步、和朋友見面分享心事、去咖啡廳等,減少無助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