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旅行的罪惡

多數人把旅行視為快樂的,許多旅行家鼓勵人們外出走走,異國世界也是生命的解放,因此,當你看到罪惡的標題,一定會感到懷疑,到底旅行這件事,出了甚麼錯?喜歡旅行的人,錯了嗎?

我必須說;我喜歡旅行,但是,每一次旅行,我從不遺留,也不帶走,我把風景和感覺放進心中,你也是這樣的旅行者嗎?或者只是一位四處遊蕩的採購者。

許多人把旅行視為靈魂的出口,我也是其中之一,但是,現在的旅行,對地球根本是災難,這可能是許多人還無法體會的大事。

有一個笑話說,中國14億人口,如果每一個人在同一個時間,往地上跺一腳,地球就會傾斜一邊,這不是開玩笑,隨著全球化帶來的人口移動,旅行已經是一種災難,這句話也越來越符合旅行的拉丁文意涵,TRAVEL就是苦難的意思,因為古代的交通不便,出門就代表了災難,不只是旅途中的跋涉痛苦,飲食不慣,還有路上的盜匪搶劫,旅行並不美好,甚至隨時會丟掉生命,現在當然不同,就以中國十一長假而言,就有2億人口在中國四處移動,製造數10萬噸垃圾巨量。

可是,過去的災難,是指旅行個人,現在的災難是指我們居住的這個地球村。

遭受旅行災難的國家

2018年,克羅埃西亞勇奪世足賽亞軍,一夕之間,這個很少人知道的南歐小國,突然爆紅,每天有數萬人申請簽證,湧進這個小國,克羅埃西亞政府終於吃不消,因為觀光客太多,不只是古蹟被破壞,垃圾無法處理,旅客把超市的東西吃光,住宿的旅店,數量不夠,許多背包客露宿街頭,製造汙染,髒亂,導致人民生活水平大為下降,更糟的是,超市食品被旅客搬空,當地人反而買不到生活所需,居民忍無可忍,上街抗議,逼迫政府必須限縮入境旅客人數,後來,觀光局決定,每天只能發給4000張簽證,才平息憤怒。

克羅埃西亞並不是第一個,遭受旅行災難的國家,2017年,羅馬市民走上街頭抗議,要求政府限制旅客進入羅馬的數量,因為旅客太多,古蹟和市容遭受嚴重破壞,連公共場所的噴泉水,也因此枯乾,公共廁所的排泄物,無法清理,羅馬市民說;「我們從主人變成奴僕」,羅馬,米蘭,佛羅倫斯,甚至雅典,巴塞隆納,蘇黎世,巴黎,也發出禁止觀光客的抗議。

對許多以觀光為主要收入的國家,面對這件事,確實很兩難,旅客多,可以帶來財源,旅客少,帶來失業,選擇上陷入困境,尤其是巴黎,這種靠旅客收入的國家,因為旅客爆量,市容堪慮,法國政府坦承;如果沒有中國人到巴黎買精品,將會造成失業率上升。

其次,旅客的素質太差,也是旅行帶來災難的原因,最近,中國青海的查卡鹽湖,被稱為最後的天堂秘境,但是,秘境公開之後,卻是災難的開始,這個鹽湖秘境稱為「天空之鏡」,鹽湖結冰後,行走上面,好像踏上一面鏡子,為了避免湖面汙染,周圍商店還特意販賣使用一次就丟棄的襪子,給旅客穿著,根據統計;每天有四萬名旅客,湧進這個秘境,製造了12噸垃圾,搞到最後,青海政府只好下令暫時關閉,因為清理垃圾的人,紛紛求去。

旅行者成為移動汙染源

人類製造的垃圾,因為旅行者成為移動的汙染源,連最高的喜馬拉雅山,也逃不過垃圾的汙染,根據統計;每年有30萬人登上聖母峰基地營,留下五萬噸垃圾,每年,當地的響導雪巴人,以清理垃圾為苦,高山尚且如此,那麼城市或海洋,也就更難逃脫了,越來越多的太平洋區颱風形成,每次颱風過境,就是海洋垃圾奉還人類的時候,當我們看到這樣的地球反撲,是否深刻警醒呢?同樣的,地球反撲,也讓我們反省;當我們把旅行當作靈魂出口,浪漫的解脫時候,也正是地球承擔苦難的時刻,請記住;不要在美麗的地方留下垃圾。

郵輪的災難

旅行社說;「頂級的旅行者,最喜歡郵輪」。這話沒有說錯,郵輪是移動的飯店,適合有錢人登輪享受或者環遊世界。

一艘美國郵輪「天海郵輪」在2018年四月,決定退出中國市場,這艘郵輪在中國僅僅經營一年,被稱為智慧型郵輪,航行於亞洲幾個美麗港口包括越南,日本,泰國,香港,天海郵輪退出中國市場原因,不是生意不好,而是生意太好,但是,旅客素質太差,所以不堪折騰,旅客素質差,經常破壞郵輪上公物,郵輪把這種旅客稱作「郵輪公敵」,在中國,許多人有財富可以搭乘頂級遊輪,但是,由於多數人教育程度太低,又造成文明行為不足,使得郵輪無法經營下去。

有一陣子,我愛上搭郵輪,享受環遊四海的感覺,後來才知道,海洋的汙染源中,郵輪是其中之一的大殺手。目前,全世界有四百艘大型郵輪,行走不同的觀光路線,包括熱門的地中海郵輪,或加勒比海郵輪,根據統計;每一天,一艘油輪所製造的汙水是21000加侖,「小便」,一噸垃圾,17萬加侖汙水「沐浴水」,還有6000加侖油汙,8500個塑膠空瓶,美國環保署曾經在郵輪停泊的地方,檢驗出排放汙水中有900萬大腸桿菌,很顯然旅客的糞便全部進入海洋所造成,如果你把這些數字,乘於365天,再乘以400,就是每天郵輪為地球海洋帶來的汙染。

很多問題,其實來自法規,郵輪既然是交通工具,也是飯店,如果這家飯店是蓋在陸地上,那麼必須經過各種環保法規的檢驗,甚至必須設備汙水處理廠,以及各種過濾系統,才可以把汙水排放出去,可是,郵輪卻不被視為飯店,多數國家把郵輪當作交通工具,而且郵輪為了規避法律,還可以使用權宜船國籍,無法接受停泊處當地政府管轄,甚至把船停泊在三不管的國際公海上,任意排放汙染物,造成很多海上垃圾亂倒,很多政府對這種行為無可奈何。

旅客從海上直接拋丟廢棄物,時有所聞,這是公民道德問題,就好像泰國飯店,經常抱怨中國旅客每到用餐時間,把自己的餐盤賽滿,最後吃不完,留下一堆垃圾,這種行為也使旅行變成災難。

越來越多國家,對外來旅客道德水平感到質疑,這也是旅行始料未及的下場,最近,一位不遵守飯店入住時間的中國旅客在瑞典引發一場糾紛,最後演變成國際紛爭,就是典型例子,瑞典媒體故意用漫畫諷刺中國人缺乏教養,險些造成兩國斷交。

朝聖的災難

神聖的宗教信仰,也會變成災難,恐怕很難想像。歐洲從第十世紀,為了打通一條方便基督徒,到達耶路薩冷朝聖之路,不惜發動多次的十字軍東征,這條朝聖之路,也是血腥之路,一直到現在,因為耶路薩冷的歸屬問題,引起的宗教戰爭,仍然沒有停歇,今年,美國總統川普宣布以色列首都是耶路薩冷,再度引發以巴兩國糾紛,本來,朝聖之路關係個人信仰,卻也是大型旅客活動的代表,世界上,朝聖客最多的地方是麥加,第二是聖雅各星光之路,第三才是耶路薩冷。

全世界最大規模的遷徙旅行,就是回教徒每年的麥加朝聖,2015年,朝聖者在麥加發生最嚴重的人擠人踩踏悲劇,造成2500人死亡,因此,沙烏地阿拉伯政府從此規定;每年舉辦的麥加朝聖控管人數,不可以超過300萬人,並且在朝聖的五天中,使用電腦掌握所有信徒的行蹤,並且以道路分流設計,把「向魔鬼丟石頭」的人潮,可以分散開來,以免踩踏事件發生。

全球化運動使麥加朝聖,變成一件驚恐事件,過去,有能力到麥加的回教徒,並不多,因為必須花費更多金錢和體力,但是,自從廉價航空出現,以及個人經濟力提升,全世界各地的回教徒,都有機會在自己的能力範圍,進行一次或多次朝聖活動。

在航空尚未出現的時代,歐洲回教徒要到達麥加,必須先到威尼斯等待船班,然後跨越地中海,抵達埃及,然後騎乘駱駝,在沙漠經歷好幾天折騰,才有辦法抵達麥加,現在只要購賣一張飛往吉達的飛機票,一下機場就可以一路被安排到達麥加。

阿拉伯政府對朝聖旅行擔心的,不只是人數太多,造成踩踏,更擔心的是疾病傳染,傳染病盛行的非洲,以回教信仰居多,這幾年的朝聖旅行,越來越多的非洲信徒加入陣容,生活和居住在同一個地方,也使朝聖旅行曾經加了群聚感染疾病的風險。

旅行的創意

把個人的外出冒險,演變成集體的出走,首先要感謝庫克,托瑪斯庫克是一位有創意的英國人。

今年,一位台灣作家吳明益先生入選英國庫克文學獎,因為中國企圖把台灣改為中國,引起抗議聲浪,作家本人堅持以台灣為國籍,英國舉辦單位也同意接納台灣,傳為美談。

庫克是誰?

庫克的原名是托瑪斯庫克,1841年,庫克從英格蘭來斯特郡帶了570人,包了一輛火車,到達拉夫羅斯,參加英格蘭禁酒大會,開啟團體旅行先和,庫克向每個人收取了一個先令當作旅費,從此,庫克就進入這個行業,並且開創第一家旅行學校,後來才成立鼓勵旅行的庫克旅行文學獎。

庫克的創意,剛好配合英國第一次工業革命,馬車被蒸汽火車取代,人類終於實現多數人前往共同目標的願望,而且使旅行不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現代社會多數的旅行是快樂的,除非你選擇危險之地,但是,也有一種集體旅行是在痛苦中進行的,那就是難民的旅程,2000年,敘利亞因為改革失敗,爆發了一場革命,結果演變成大規模內戰,十幾年下來,已經有五百萬的敘利亞難民,逃往外國避難,這是史上最大的難民潮,甚至造成歐洲國家內政的危機,許多國家不堪難民湧入境內,甚至爆發所謂人道危機,以及正反雙方的抗議行動,目前留在土耳其境內的難民,仍然是無法處理的問題。

應該如果對待這些遠離家鄉戰火的旅行者,對歐洲國家是一個麻煩,二戰以後,歐洲已經遠離戰爭,因此對於戰爭也充滿恐懼,這些難民使歐洲陷入人口安置危機,也是很多城市醫療衛生設備的考驗,比較可以接納難民的北歐國家,把難民的來臨,作為人道考驗,但是,經濟不佳的南歐,則對難民表達不歡迎。

交通發達造成人類大規模移動,對那些逃避戰火的人而言,遠離故鄉和遠離戰爭,形成巨大矛盾,難民的苦痛,有誰可以體會?

薩發旅的意義

SAFARI一語,來自非洲通用的斯瓦希里語,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外出走走,非洲原住民認為小孩活到14歲的成年禮,就是來一場薩發旅,出去走走,然後必須活幾天,最後必須從荒野帶回來獵物,這個成年禮,後來被歐洲人稱之為狩獵,有一款吉普車,就是用這個名稱命名。

歐洲人來到非洲殖民並且狩獵,這是征服者外出走走的意思,最早的受害者就是大象,緊接著是老虎,獅子,黑豹,逐漸變成權貴者的家中標本,可以說;狩獵旅行是地球的生態災難。

本來有五百萬隻的非洲大象,現在是頻臨滅絕的生物,盜獵者把大象殺死後取走象牙,販賣到世界上有錢人的客廳,變成擺設,如今,掠奪象牙已經轉變成掠奪名牌包。

法國是全世界最多旅客到達的國家,單單是巴黎,一年就超過一千萬人到達,其中有半數旅客是衝著名牌包而來,中國人更多。

但是,也有對旅客討厭的國家,尤其是極權主義的共產國家,就算目前的中國和俄羅斯,已經對世界開放,但是,內部肅殺氛圍,仍然令人擔心旅客人身安危,這些國家對旅客而言,凶險多於自由。

共產制度崩解前的蘇聯,對外來旅客相當不友善,目前只是稍稍改善,當你走在莫斯科街頭,如果你不懂俄文,很難找到餐廳,外表被大門包圍的屋內,從外面無法看到內部的結構,也無法知道是否餐廳,只能用猜想或者碰碰運氣,俄羅斯長期對西方排斥,所以,多數人不使用英文,尤其在捷運或地鐵上,說英文會被稱為特務。

也因此在這些地方旅行,和在非洲冒險一樣,你必須有堅強的心臟才可以。

靠3D科技不出國遊遍天下

人類是否應該外出旅行,考慮地球環境的日趨惡化,這是一個可以思考討論的問題。

其實不必出門也可以看見全世界,越來越發達的視覺科技,包括3D科技,可以帶來更立體的臨場感,證明了不出國,其實也可以看到一生中想見到的風景,例如有人想看極光,去了阿拉斯加三次,卻沒有一次成功,我建議,倒不如在家裡的沙發躺著,就可以享受攝影師為你拍攝的極光饗宴,很多壯麗的山河,只要在家裡,就可以暢遊全世界,而且不需要人擠人。

今年,菲律賓決定停止宿霧小島的旅客進入,因為小島已經被垃圾添滿,連海水也髒污可怕,台灣的玉山國家公園,每一年也要封山一次,讓山林可以休養生息,從這個角度來看;人類也應該給地球一個可以休息的時間了,有人建議關燈日,降低能源消耗,同理,我們也應該提倡一年有一個月的居家日,就像出家人的結夏安居,用不出門來保護生態,不知道這樣的構想,是否可以用在旅行上。

本文作者授權轉載自2018年132期《源雜誌》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