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Sai-nai見證閩客同源的文化親近性 兼答「臺灣台語」之質問
讀者問:「教育部已把閩南話更名為『臺灣台語』,客家話也改稱『臺灣客語』,為何您的文章還使用『閩南台語』和『客家台語』?」茲說明如下:
一、早在官方擬議更名「臺灣台語」前,拙文一貫使用「閩南台語」和「客家台語」,此為遵循「語言平權」國家政策,將這兩種本土語言平等視之為「台語」,彼時已有眾多學者批評台灣社會獨稱閩南話為「台語」之不當,鍾肇政等客家人士更力言:「客家話也是台語,客家人也是台灣人。」筆者深有同感。
二、「閩南台語」一詞並非筆者獨創,而是參考台語研究先輩、故台大教授吳守禮先生所用的「閩南臺灣語」,隱示「臺灣語」不單指閩南語,還包含其他本土語言,猶如日本漢學家小川尚義於編著《臺日大辭典》時聲明,「臺灣語」包含漳泉(閩南)語、客人語及蕃語(原民語);臺灣總督府也曾表示,定義「臺灣語」應把福建(閩南)話、廣東(客家)話和高砂(原民)話包含在內。
凡此皆表明,多數族語的閩南話,雖可在非正式場合權便代表「台語」,但不可獨佔「台語」地位,更不宜由公權力介入規定。
三、「臺灣台語」有邏輯問題(同義反覆),而且「臺」與「台」繁簡二字並列,措詞怪異(按:「臺」與「台」可互用,不能並列),有此語用瑕疵,恐難獲得社會認同與採用。
再從語意來看,「台語」尚有彈性,可包容客語和原民語,鍾氏亦因此宣稱客家話也是「台語」,但「臺灣台語」讓閩南語獨佔「台語」地位,把客語及原民語排擠在外,易被誤解為非主流或邊緣化的語言,有違語言平權政策, 難怪會引起客語及原民語人士的反彈抗議。
四、台灣社會把多數族語的閩南話稱為「台灣語」「台灣話」或「台語」,雖乃社會自然形成,猶招來不平之鳴,如今公權力介入更名,恐埋下更多衝突抗爭之種子。
五、拙文常把閩、客兩種族語互作比較論述,若改用「臺灣台語」vs.「臺灣客語」或「台語」vs.「客語」,不啻將客語排除於「台語」之外,殊非妥當,故使用「閩南台語」vs.「客家台語」或「閩南語」vs.「客語」以示公平尊重。
六、「閩南語」在語言學上代表一龐大語系,英文學名Hokkien,跟其他語言一樣以起源地為名,不應被染抹以政治色彩。
拙文使用「閩南語」一詞亦屬語言研究之中性意涵,並無個人好惡,若閩南語族群希望改稱「鶴佬話」或其他名字而為社會所採納,筆者亦樂於改用「鶴佬台語」與「客家台語」對稱。
就語源研究而言,台灣閩南語跟福建閩南語具有密切文化關聯,若被切斷,會造成語言文化斷裂和語源迷失,再舉實例說明如下:
台語「sai-nai」 一詞,是指嬌語嬌態博取龐愛或利益,如華語的「撒嬌」,官版台語辭典將其漢字寫作「司奶」,一看便知是同(借)音詞,近百年前的《臺日大辭典》也是這樣寫,並註明漳州話,其他辭典及台語研究者則使用五花八門的同音詞,如思奶、塞奈、撒賴、使歹…,更早期的《廈英大辭典》則以羅馬拼音sai-nai,避寫漢字。
以上種種顯示,閩南語典籍找不到sai-nai的本字,只好使用「司奶」等同音詞和羅馬拼音充數。
筆者根據亦玄著《台語溯源》及劉建仁著《臺灣話的語源與理據》二書,理出sai-nai的可靠語源如下:
漢語文獻有「軟纏」一詞,意指以柔軟話語和嬌態相糾纏以博取寵愛或利益,等同華語撒嬌,而福建方言及漢語辭典有「泥」之單詞,以其柔軟粘人比喻「軟纏」;閩南語「泥」白讀nai,「使泥」白讀sai-nai,意即使出「泥」的技倆以博取寵愛或利益,故「使泥」就是sai-nai的本字,此說頗具說服力。
如果切斷「臺灣台語」與福建的語言文化臍帶,學界便無從尋獲sai-nai的本字,任憑五花八門的同音字如雜草叢生於台語園地,如何能建立一套正當合理、平實和便利的台語文書寫系統?
然而學界忽略了一樁要事,客家台語也說sai-nai,與閩南台語同音同義,漢字為何?所有客語文獻與官版客語辭典統一寫為「使妮」,而無閩南台語的同音詞爭議。
客語「妮」有嬌美之義,「靚妮妮」(四縣客語唸jiang-ni-ni,海陸腔jiang-nai-nai)跟閩南語「嬌妮妮」(唸kiau-ne-ne)同字(妮)同音(妮白讀nai)又同義,「使妮」便是使出嬌語嬌態博取寵愛或利益,跟閩南語「使泥」同音同義,文字亦相仿。
筆者一再指出客語保存較多本字,於此又添一佳例,既然閩南語文獻找不到sai-nai的本字,「使泥」只是合理推論,何妨採用擁有文獻依據的「使妮」,作為共用本字,使閩南台語的書寫系統更具正當合理性,也使閩客台語的交流融會更上一層樓。
專文屬作者意見,文責歸屬作者,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