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衰弱的開始

上海證交所,圖/wikicommons
上海證交所,圖/wikicommons

一、習近平再次沒有打到球
中國股市(上海綜合指數)終於跌破重要的轉折點3000點。儘管中國當局竭盡所能地要支撐起股價,但我們不得不說這沒有效果。
1月22日,李強總理向國務院提出了強化對策,有觀察指出:這將投入約2780億美元(約41兆日圓)的資金以支持股市(根據2023年1月23日的彭博社的報導)。但是,投資者的反應是冷淡的。
這有點像1990年代日本政府試圖投入大量的資金來支撐股價但卻失敗的所謂「PKO(Price Keeping Operation ,維持價格之操作)」一般。很明顯地,小策略似乎是徒勞無功的,因為,中國人口的減少嚴重影響經濟的成長。
二、開始流行的「節約經濟」
中國政府於1月17日宣布:「去年經濟成長率為5.2%」,但在美國對此有質疑的聲音,認為「固定資產投資的成長等被過度評價」。美國調查公司羅吉姆集團(Rhodium Group)在去年底的報告中指出:「即使政府主張5%的成長目標達成,但實際的成長率可能只有1.5%左右」。一般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也對政府的宣稱提出質疑。中國媒體紛紛報導:「許多中國人感受到經濟的衰退」,「在年輕人中流行著『節約旅行』」等的現象。
三、急速進行的「人口減少」
中國統計數據的不確定性,長期以來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但真正受到關心的是「中國潛在的成長率是否急速下降呢?」。經濟成長的因素可分為「人口」、「資金」和「技術創新」三個方面,其中「人口」的影響被認為是最大的因素。中國去年總人口較前一年減少208萬人,降至14億967萬人。人口減少已連續兩年,減少幅度是2022年(85萬人)的兩倍以上。中國的少子高齡化速度是超過日本的。去年的出生人數為902萬人,再次刷新歷史最低紀錄。有期待表示說:「今年是龍年,將發生『小嬰兒潮』」。根據中國吉利的傳說,龍是皇帝的象徵,出生在龍年的人據說將會成為優秀的領袖。但是,這種可能性極低,因為低出生率主要的原因是經濟。在中國,直到18歲的平均教育成本高達48.5萬元人民幣(約1000萬日圓),而且這個狀況並沒有改變。
根據中國政府表示,去年6月16至24歲青年的失業率達到21.3%,由於失業率太糟,所以中國政府曾暫停統計數據的公佈,但於今年1月又開始重新公佈。統計局稱:去年12月青年失業率改善了6個百分點以上,而降至14.9%。
政府解釋改善的原因是由於將學生排除在外,但一開始就有人質疑說,去年6月之前的失業率不是也沒有「計算學生」嗎?統計數據的可信度在這個地方也成為人們質疑的問題。如果年輕人繼續面臨就業困難的話,那麼晚婚化就會持續發展,而必這然使出生數進一步下降。
四、「銀髮族經濟」就如同杯水車薪
另一方面,高齡化是著實在進行著。中國去年65歲以上的人口達到2億1676萬人,高齡化比率較前年成長0.5%,達到15.4%。中國的勞動力平均年齡也上升至40歲(日本為48歲以上)。
中國政府考慮到人口大幅減少的「定時炸彈」的倒數計時已經開始,所以在16日首次發布了促進「銀髮族經濟」的相關政策文件。在1989年,日本提出了「銀髮族產業」這個用語。當時日本的高齡化率與當前的中國是相當的。如果年輕人無法成為經濟活動的主體,那就只能依賴健康的老年人(senior),但是要將銀髮族經濟加以活化是一項「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困難」的任務。在過去30年中,於日本的個人消費中,老年人的消費確實有所增加,但尚未具備實力可以帶動強的勁經濟成長。
五、中國經濟的低迷是不可避免的
當前中國正迫切需要轉型為以消費為主導的新經濟成長模式,但是,與日本一樣,高齡化可能成為一個枷鎖。原因在於:小孩子的數量和消費的活力之間是存在著強烈的互相關聯性,而這是一個全球共通的現象。
隨著生產年齡人口(15-64歲)的減少,住宅需求趨於疲軟。有人指出高齡化社會缺乏產生創新的能力。現在進入人口負擔(onus ,因為高齡化而經濟成長被阻礙的狀況)時期,我們不得不說,過去有關中國經濟的常識都已經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