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電動汽車熱賣背後的深層現象

歐洲最大的汽車展覽會「德國汽車展」於9月4日在德國慕尼黑市開幕,這再次凸顯了中國汽車業的崛起。/德國汽車展
歐洲最大的汽車展覽會「德國汽車展」於9月4日在德國慕尼黑市開幕,這再次凸顯了中國汽車業的崛起。/德國汽車展

一、失速的經濟中的新亮點-電動汽車(EV)的銷售

在中國經濟持續失速的情況下,唯一表現出色的是電動汽車(EV)的銷售。儘管不動產市場的不景氣仍持續著,而出口也趨緩,但在這當中,EV可以說是唯一值得關注的亮點。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於9月11日公布的數據顯示,8月份的新車銷售量達到了258萬2000輛,較去年同期成長了8.4%。

但是,關於EV,目前也浮現出各種問題。首先,讓我們來看看中國EV市場的繁榮景況。新能源汽車(包括電動汽車(EV))的銷售成長,兩個月來首次超越去年的表現。新能源汽車的銷售量較去年成長27%,達到846,000輛,在銷售市場中所占的比率達到32.8%。中國政府積極推動《具備高技術水準的國內廠商所生產的新能源汽車》的快速普及,並持續實施《減免汽車購買稅》等的支援政策。中國最大的EV製造商BYD(比亞迪)的董事長王傳福在8月9日表示,預計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在中國汽車市場的銷售當中,將會占到60%的比率(根據2023年9月4日東洋經濟online 的報導)。我們可以說,中國現在已經成為一個EV強國。
二、在銷售量方面,中國製造商已經超越了美國的特斯拉

根據位於德國斯圖加特市的《太陽能和氫能研究所》的數據,截至今年年初,在中國路上行駛的EV已經到達約1460萬輛。這一數字占全球EV(約2770萬輛)總數的53%,美國約340萬輛,德國約190萬輛,法國約110萬輛,英國約100萬輛。去年,BYD賣出約190萬輛的EV,超越了美國最大的EV製造商特斯拉約130萬輛的銷售,成為全球領先的汽車企業。

中國在全球的EV市場上的存在感也日益提升。國際能源署(IEA)指出,去年中國佔全球EV出口的比例達到35%,這一比例在過去5年內是擴大到了8倍。中國製造商以價格競爭力為其優勢,席捲了全球EV市場。由於新能源汽車的出口急增,中國有望在今年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

國際能源署(IEA)評估,由於新能源汽車的出口急增,中國有望在今年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圖/IEA總部
國際能源署(IEA)評估,由於新能源汽車的出口急增,中國有望在今年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圖/IEA總部

國際能源署(IEA)評估,由於新能源汽車的出口急增,中國有望在今年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圖/IEA總部

三、德國對於「中國侵略」發出了警訊

歐洲最大的汽車展覽會「德國汽車展」於9月4日在德國慕尼黑市開幕,這再次凸顯了中國汽車業的崛起。在中國汽車業強勢進攻歐洲的情況之下,只能聽到歐洲相關人士紛紛發出的「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大軍正在侵略歐洲」的叫苦聲。
不過,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雖然開始佔據全球市場,但其基礎並不一定穩固。這是因為在中國,今年夏季發生了各地的豪雨災害,引發了人們對「電動汽車淹水受害」的廣泛關注,同時也出現了「電動汽車大量報廢」等的問題。而且原本應該是中國「最後的王牌」的電動汽車,隨著其迅速普及,卻在實際上開始出現了各種問題。儘管中國製造的EV席捲了全球市場,但它是否能成為頻臨崩潰的中國經濟的救世主嗎?
四、中國水災暴露了EV的種種問題
在中國,今年夏季各地發生了豪雨災害,這就使人們注意到電動汽車(EV)因為淹水所造成的損害之狀況。EV在洪水中被沖走的新聞影像震撼了人們。由於EV的零組件,例如電池和馬達,佔整體成本的60%以上,因此如果被淹水的話,修理費用將高於汽油車。此外,由於對EV車輛保險的支付急劇增加,未來保險的價格會跟著上漲的擔憂也在擴大之中。此外,也出現了EV大量報廢的情況。根據報導,在杭州市郊的一個古老小寺廟,大量的新車型EV被丟棄在垃圾堆中。
對於此事加以報導的彭博社(8月22日)就評價說:"這就好像是一個EV的墳場"。
由於EV在生產過程中會排放大量的溫室氣體,如果立即報廢,那麼為了因應氣候變化的EV的好處就將大幅減少。使用過的車輛電池含有鎳、鋰、鈷等的稀有金屬,如果不進行回收的話,將浪費資源,這是很清楚的事情。
中國EV的快速成長也帶來了負面的聲音,在國外,EV也受到越來越多的批評。由於EV的重量平均比汽油車多了約450公斤,因此人們開始注意到在碰撞時的危險性。根據全美研究所的報告,一輛車子的重量增加450公斤時,因為從後面追撞的車禍而死亡的可能性將會提高47%。

在英國,在議會相關人員之間所擴散的擔憂是:「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使中國在英國內部進行間諜活動變得可能」(英國《每日電訊報》2023年8月6日) 。儘管中國製造的智慧型手機早已引起了相同的問題,但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也有可能成為大規模收集情報的手段。
歐盟(EU)在9月13日開始考慮對《受益於國家補貼的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關稅,這對於原本很順利的出口環境就帶來了陰影。但最嚴重的問題可能是中國汽車行業的內部嚴峻的情況。
五、中國汽車工人遭受解雇和降薪的打擊

根據2023年9月10日路透社的報導,標題為「中國汽車工人遭受降薪、需求下降和價格下滑的惡性循環」。中國政府大量投資導致了產能過剩,在中國,汽車製造商在電動汽車的價格競爭中,就被迫極力去削減成本。據說這已對超過3,000萬汽車行業的工人和超過10萬家汽車零組件製造商,帶來嚴重的打擊。
儘管電動汽車銷售良好,但中國經濟仍未獲得改善,經濟學家警告說,「中國的汽車行業可能因價格競爭而拖累經濟成長」。因此,有關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的環境,只會變得更加嚴峻。
更且,對中國來說,這可能不會成為中國經濟擺脫困境的解決之道。
六、小結-
過去10年來,在中國政府大力補貼下,催生許多電動車新創,尤其在2015年中國掀起造車的熱潮,打著連網和電動技術的企業紛紛進到汽車產業。但是在中國電動車補貼陸續退場之後,造車比賽就進入淘汰階段,再加上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許多車廠紛紛停工。這顯示出中國的經濟政策與科技政策的問題重重,表面上明亮,但是問題已開始浮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