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台大」二字,就這麼成了「反義詞」!

台大光環消退,不再是學子首選,夏學理認為,與爆發多起學倫案有關。
台大光環消退,不再是學子首選,夏學理認為,與爆發多起學倫案有關。

夏學理(臺師大教授)

112學年度大學入學「個人申請」於昨(14)日公告分發結果,畢業自台北市東山高中的陳柏均分別獲得台大醫學系、北醫大醫學系及牙醫系、中國醫大中醫系,以及陽明交大電機系的入學機會,也是北醫大牙醫系和中國醫大中醫系乙組的雙榜首。最終,陳柏均選擇就讀的是北醫大牙醫系,而非「人中之龍」台大醫學系,瞬間成為各媒體競相報導的最熱門頭條!

另一則在各個社群交相轉傳的熱門頭條,則是北一女校長陳智源在該校6月5日畢業典禮上的1,400字致詞:「我掛念的『不是台大放榜』,而是你們能否成為『正直良善』的大人」。陳校長另以2017年時任美國哈佛大學校長的德魯·吉爾平·福斯特(Drew Gilpin Faust)在開學典禮上,引述該校前藝術與科學學院院長,已故的傑里米·諾爾斯(Jeremy Knowles)名言:「高等教育的最重要目標就是,確保畢業生能分辨有人在“胡說八道”」,以及「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十字,冀盼綠衣畢業生們,務能「看清事情的本質,看見別人的需要,願意為別人留個位置,追求眾人的福祉」!

陳柏均選的不是「人中之龍」台大醫學系,陳智源掛念的「不是台大放榜」。台大傅鐘上的「敦品、勵學、愛國、愛人」校訓,以及老校長傅斯年「一天只有21小時,剩下3個小時是用來沉思的」名言,自也不是因為台大杜鵑花季的結束而凋零,而是層出不窮的「無品、邪學、害國、毀人」,讓「台大」二字,成了「反義詞」!

今年,申請入學台大的招生缺額達178人;今年,台大經濟系學會正副會長候選人滿滿的「性歧視」政見、性平會委員候選人「低級當有趣的個人性經驗」,以及鄙視同校原住民籍學生的惡言惡語;5月23日,身為台大校友的作家楊照於受訪時表示:「在他求學時期的台大,是『台灣的』台灣大學,但現在的台大,比較像是『台北市的』台灣大學。漸漸的,台大生難以理解與自己出身背景不同的人,甚至毫不在意其他人的思考及感受。當這群『以自我為中心、缺乏同理心』的台大畢業生進入職場,本該是一流學校教出來的一流人才,結果,卻『莫名奇妙』地出現非常多嚴重問題」!

去年,在連遭林智堅、鄭文燦、陳明通…的「台大學倫土石流」碾壓前,臺灣第一學府台大的國際學術排名「THE」,已然跌至全球第187名、亞洲第20名;今年,台大的「THE」排名將會因為一魚多吃的「論文工廠」生產線而排名如何?各界早已是一致看壞。尤其,當台大認定陳明通在台大國發所「『客製化』論文寫作『公版』」的學術劣行,僅只是「指導不周」時,「台大」二字,就更不意外地成了「反義詞」!(以上言論不代表中廣新聞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