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徐耀昌「退黨宣言」曝露的黨國文化意識

圖/徐耀昌臉書
圖/徐耀昌臉書

前苗栗縣長徐耀昌日前在鴻海創辦人郭台銘的造勢場上脫口而出「下架國民黨」,而遭國民黨考紀會發函要求徐耀昌說明。徐耀昌在8月22日凌晨在臉書發出震撼彈,宣布退出國民黨,批評少數決策、密室政治,國民黨必須要有人扮演烏鴉,來喚醒黨的最後一縷黨魂。
綜觀「退黨宣言」的主旨意識,足以說明國民黨在台灣教育、灌輸黨國文化的惡果,迴力鏢的惡靈終於射向自己;在台70餘年,台灣民主自由的實踐,黨國難逃走向分裂、衰敗、滅亡的宿命!本文從「黨國文化」意識,析評「退黨宣言」的意底牢結。
一、「退黨宣言」的語境脈絡是黨國政治文化的縮影
前苗栗縣長徐耀昌,從1994年代表中國國民黨當選頭份鎮鎮長,政黨關係歷經國民黨、親民黨、無黨籍,在2008年親民黨背書下重返國民黨。苗栗縣與花蓮作為台灣的邊陲縣市,派系為了生存尋求新恩主關係,權力相互傾軋的過程中,國民黨「恩庇侍從」的體系運作方式從未中斷過。苗栗縣從歷史縱深來看,無論民眾思維、主要政黨取向都不離所謂「泛藍」集體意識型態,這也是被戲稱為「苗栗國」的由來。
只是徐耀昌把榮耀歸給黨國經濟建設與白色恐怖,「合法化」極權主義「蘿蔔與棍棒」的震懾與恐怖屠殺!台灣主體意識的悲鳴,就被淹沒在黨國情結底下,與台灣逐漸覺醒主體性的脫節,可以說是黨國必然之惡,也是他小我的宿命。
二、族群挑撥、分裂是黨國文化裂解的結果
「退黨宣言」稱:提一個連黨內同志都不認同的人,在韓國瑜選總統時冷眼旁觀的人,在公投中拋棄國民黨的人,提一個竊取黨的權力,卻不肯付出分毫的人,傷透基層支持者的心,斷送國民黨的前程。
這段話在在顯示,徐耀昌做為客家族群檯面人物,不由自由地反射出中原外省族群黨國菁英的優越心態。長期以來,台灣河洛閩南人(俗稱)要進入黨國體系並不容易。李登輝進入國民黨權貴體系純屬偶然,能身居要津貴為總統更是難上加難;但也因此深受正藍的排斥、汙衊,最終以「竊國」被開除黨籍。中華民國是屬於中國國民黨的,非我族類不得窺視大器。徐耀昌「退黨宣言」稱「提一個竊取黨的權力」正是凸顯這一癥結所在。只是情何以堪的徐耀昌自認成為「扮演烏鴉」,自我活在最後一縷黨國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的夕陽餘輝中。
侯友宜籍貫嘉義台籍人士,即使深受洗腦教育影響,是忠貞黨愛國的警界人才,但在黨國菁英以所謂「外省眷村」族群中,卻成為疑慮、有待觀察的不信任對象?這也是郭台銘竄起意欲取而代之的潛在核心因素。因此,只要國民黨不換侯,郭台銘這股勢力必然繼續追殺,國民黨的分裂程式老早已經設定!更是徐耀昌等地方角頭對侯友宜的批判與抵制的本質問題。
三、懷抱「大中國主義」 無法提出台灣新論述
在徐耀昌的辦公室裡,永遠是一桿國旗,一桿黨旗,左右扶持,永不離棄,但是如今黨的榮耀與歷史,漸漸被遺棄,成為現實政治的舊包袱。
徐耀昌「百年大黨是榮耀」的根深蒂固「意底牢結」(ideology),就成為「退黨宣言」的千絲萬縷情結:肯認「在蔣經國總統領導下」成為他生命中自覺燦爛光輝的日子,打造台灣成為世界經濟奇蹟的偉大功勳。
問題是,當這一輝煌的黨史,在台灣民主自由實踐過程中,他卻感覺一切都將成為歷史灰燼,因而無限唏噓。換言之,大中國意識型態的徐耀昌,依舊沉浸於黨國恩庇侍從的主僕關係中,致使他從來不去反省,為何「讓黨員逐漸失去了光榮感?黨的從政人員不敢掛著黨徽參選,甚至不敢大聲說出自己代表國民黨」,真正原因在那裡。
徐耀昌「退黨宣言」也可以視為其他中南部地方角頭的宣言。死抱國民黨的「大中國主義」,漠視台灣主流民意。不敢面對中共完全否決中華民國,不容許「一中各表」空間存在的事實。徐耀昌大力批判國民黨「迷失方向」,反應出他個人對台灣本土化的疏離,對國際政治現實的無知,和對兩岸關係定位的一廂情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