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從《義大利文藝復興》談到推動《台灣文藝復興運動》

前言:

謝博生同學已經逝世一週年了,謙虛、博學、對台灣文藝復興充滿熱情的謝博生同學,是我心目中最理想的台大校長人選,可惜他祇做過台大醫學院院長,也沒有爭取台大校長的野心。中國人文主義大師余英時説:「中國五四運動,既不是文藝復興運動,也不是啓蒙運動。」它是一場失敗的未完成的文化運動。

在台灣蔣渭水、林獻堂等在1921年推動的《台灣新文化運動》也因為政治立場不同而分裂,也可以説是一場失敗的未完成的文化運動,因此21世紀的中國人,必須推動《中國文藝復興運動》提昇中國人的人文素養,以文化而非以武力去蠃得他國的尊敬,實現當年胡適與蔡元培的《中國文藝復興之夢》。

21世紀的台灣人,也應該努力:「厚植文化力,打造台灣文藝復興的新時代」,有第一流的文化,才能創建第一流的國度。台灣已經發展出多元的、民主自由、尊重人權、関懷弱勢、植根於本土的《獨特台灣文化傳統》,我們應該努力實現當年蔣渭水、林獻堂等人,未完成的《台灣文藝復興之夢》,成為文化預算佔20%的《東方瑞士之國》。謹以此文獻給逝世一週年的謝博生同學,並希望他的《台灣文藝復興之夢》,有一天能在他熱愛的台灣開花结果。

佛羅倫斯《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以人文精神為重心的再生運動

人類在經過中世紀將近一千年的《黑暗時代》之後,終於在14-16世紀義大利的佛羅倫斯,展開了一場影響全球的《文藝復興運動》,這是一個百花齊放,人類文明大躍進的時代;所謂《文藝復興》就是《重生》之意,當拜占庭帝國被土耳其入侵時,不少研究希臘、羅馬古典文化的人文學者,都來佛羅倫斯避難,而當時的佛羅倫斯是歐洲最繁榮的金融、貿易、紡織和文化中心,加上當地的掌權者梅迪奇家族(Medici Family),都是非常熱愛藝術,重視藝術家的藝術贊助者,於是這些學者與藝術家,以《人》為宇宙中心的思想,重新對400BC~400AD的希臘與羅馬的人文精神産生興趣,並加以發揚光大,而當時的人才,也多半集中在佛羅倫斯,於是一項人類文化史上,最大規模、影響最深遠的《文藝復興運動》,在義大利文藝復興文學之父但丁(Alighieri Dante,1265-1321)和義大利文藝復興繪畫之父喬托(Giotto di Bondone,1267-1337)影響之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影響全球的《文藝復興運動》,讓世界逐漸進入了現代化的文明社會。

喬托等人逐漸突破了僵化的中世紀拜占庭藝術,重新發現了新的《透視法》,使得藝術作品更加生動立體,並且把光和色彩帶進暗黑無光的拜占庭藝術中;而但丁對Beatrice的柏拉圖式的精神之愛,使他以義大利方言創作了《新生》,晚年被放逐到Ravenna時,他創作了西方文學史上的經典之作:《神曲三部曲》,以義大利方言取代拉丁文,並由羅馬大詩人維吉爾(Virgil)帶領但丁到《地獄》和《煉獄》去遊歷,最後才由Beatrice做響導,引領但丁遊歴《天堂》的世界,才結束《神曲》這部偉大的作品,這部作品不但是語言的革命,也是上帝必將審判人類的寓言。

《文藝復興》由佛羅倫斯傳到羅馬

隨著梅迪奇家族出現了四位羅馬教宗,文藝復興的風氣也傳到羅馬,加上三位佛羅倫斯出生的巨匠:米開蘭基羅、達文西、拉斐爾都先後受羅馬教宗重用,現代的羅馬大致上是被《文藝復興教宗們》重建的,最後義大利文藝復興,在畫家蒂香的引導下,在威尼斯達到高潮而結束,但是文藝復興的精神並没有結束,義大利之所以成為歌劇、小提琴、傢具和流行風尚的王國,仍然與《文藝復興時代》的作品息息相関。今年三月我們到義大利做了一次《義大利文藝復興之旅》,發現他們五、六百年前他們的祖先留下來的藝術、雕塑、文學、建築和服飾(羅馬教宗的瑞士守衛們,仍然穿著五百多年前米開蘭基羅為他們設計的多采多姿的制服)等,都保存的很完整。

從義大利佛羅倫斯,開始的人類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文藝復興運動》,因為提倡《以人為宇宙中心》的人文主義思想,導致中産階級的誔生,資本主義的發達,人們以文化的發展為生活的重心,甚至萌發了強烈《追求自由》和《探索真理》的科學精神,因此文藝復興的風潮,就逐漸流傳到德、奧、法、英與北歐諸國。同時也就是《文藝復興》使當時人們的思想,產生極大的變化,為後來以蒙田(1533-1592)、伏爾泰(1694-1778)、盧騷(1712-1778)等人為主的法國《啓蒙運動》奠定了思想基礎,並進一步導致推翻王朝並主張《自由、平等、博愛》的法國大革命。很多歷史學家都認為近代的科學發展、地理大發現、民族國家的誔生,都是源於《義大利文藝復興》,因此《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結束了中世紀千年的《黑暗時代》,揭開近代歐洲歷史的序幕。

《義大利文藝復興》掀起了《宗教改革運動》以及學術界的百花齊放

由於受到《義大利文藝復興》所樹立的人文主義精神的影響,對歐洲各國日後的文明發展,其影響是非常巨大而深遠的,例如五百年前德國的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在1517年10月31日,為了反對教皇利奧十世派人來德國兜售贖罪卷,他把《九十五條論綱》貼在維登堡城堡大教堂的大門上,他的論題立刻傳遍整個德國,掀起了《宗教改革》運動,創立了基督新教派,加上他個人的婚姻生活非常美滿,他反對天主教的神父與修女不准結婚的傳統,准許基督新教的牧師可以與一般世人,一樣的享受婚姻的生活,這是基督教新教與天主教最大的不同點之一。接著瑞士在政治上一向就有獨立自決的傳統,因受德國馬丁·路得宗教改革的影響,瑞士的日內瓦也興起了喀爾文倡導的宗教改革,1559年喀爾文創立了日内瓦學院,成為日後基督教長老教會的創始人,開始在西歐資本主義比較發達的國家和地區廣泛地傳播開來。

從15世紀末開始,在義大利文藝復興的影響下,自然科學從中世紀的神學桎梏中解放出來,在天文學、醫學、數學和物理學各方面都產生了革命性的理論,這些都有力地促進了人們的思想啓蒙,推動了西歐社會從封建制度走向近代資本主義制度,因此在各領域都有大師級人物出現,例如天文學方面有提倡《日心說》寫出《天體運行論》的波蘭哥白尼(1473-1543),以及為了科學真理而長期受迫害的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1564-1642)和寫出《新天文學和天體物理學》德國天文學家約翰.克卜勒(1571-1630);在醫學方面的先驅人物有,出生比利時,在義大利受醫學教育的《解剖學之父:維薩留斯(1515-1564);以及寫出《血液循環論》的英國醫學家哈維(1578-1657)。

數學方面的大師則有義大利的《卡爾達諾》(1501-1576),以及法國的《韋達》(1540-1603);物理學大師則是英國的威廉.吉爾伯特(1544-1603)。在哲學的領域,摒棄中世紀經驗哲學的唯心主義,讓新的哲學唯物主義,開始醖釀出來的,大師級人物,在英國有《經驗論哲學》的法蘭西斯.培根(1561-1626);法國有創作《哲學原理》,主張《我思故我在》的勒內.笛卡兒(1596-1650),荷蘭有創作《倫理學》的斯賓諾莎(1632-1677);德國有近代古典哲學之父的康德(1724-1804),他所創作的三大批判:《純粹理性批判》、《實踐理性批判》、《判斷力批判》可以說是德國理性主義哲學的聖經。

《文藝復興文學三傑》影響歐洲各國的文學風潮

但丁的《神曲》、佩脫拉克的《十四行詩》、薄伽丘的《十日談》,這三位《義大利文藝復興文學三傑》的名著,更是影響歐洲各國的新文學運動:在英國有創作《烏托邦》的托馬斯.摩爾(1478-1535)、創作四大悲劇和154首《十四行詩》的莎士比亞(1564-1616),和創作《失樂園》的盲眼詩人約翰.密爾頓(1608-1674)為主的《英國文藝復興時代》;在西班牙也產生了以創作《唐吉訶德》的塞萬堤斯(1547-1616)和創作《羊泉村》的維加(1562-1635)為主的《西班牙文藝復興時代》;在荷蘭也產生了創作《愚人頌》的傑出人文主義學者伊拉斯謨(1466-1536)。

因為受到《義大利文藝復興》精神的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歐美各國仍然產生了不少,比較小規模的《文藝復興運動》,例如在德國的威瑪,在18世紀末年,以二位德國文學大師歌德(1749-1832)和席勒(1759-1805)的友誼為中心,共同催生了德國文學的《狂飆時代》,當時巴赫、李斯特也在威瑪定居,因此威瑪幾乎成為德國的《佛羅倫斯》,雖然是一個小城,卻成為歐洲騷人墨客的文化朝聖之地。而歌德創作的《少年維特的煩惱》、《愛格蒙特劇本》、《浮士德》以及席勒創作的《華倫斯坦三部曲》、《威廉.泰爾》、《歡樂頌歌辭》,透過作曲家們為這些作品所寫的不朽創作,成為大家耳熟能詳的作品,尤其是貝多芬《合唱交響曲》中《歡樂頌》。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