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終極之愛 : 疫苗外交

台灣政府一直買不到新冠疫苗,在全國譁然下,為了說明政府的無能,國人對美國及日本等國送給台灣的免費疫苗,也普遍沒有特別感謝,反對的聲音則揄揶台灣是乞丐國家;高端疫苗匆忙通過EUA,學者對這個疫苗尚未做三期試驗充滿疑慮,認為不透明的作業和標準已傷公信力。台灣政府為什麼買不到疫苗,一直紛紛擾擾,國人施打國產疫苗的意願,短時間恐怕不高。台灣,要達到二劑、三劑疫苗施打覆蓋率所需的疫苗,顯然不夠已經是事實,台灣將仍然是「疫苗外交」援助的國家,已經不是面子問題,陳時中必須三不五時到機場敬禮迎接友好國家贈送的疫苗,看來還會成為例行公事。我們雖不是中低收入的國家,但迫於無奈,大家必須學習一再感謝「疫苗外交」帶來的恩惠,也就不要太感到不好意思了。

必須把「疫苗外交」採戰略策略推動

事實上,全球和台灣一樣大旱望雲霓等待疫苗的國家還多得是,有識之士呼籲大國,尤其是美國必須把「疫苗外交」採戰略策略推動。美國休斯頓貝勒醫學院國家熱帶醫學院兒科醫學博士Peter J. Hotezy等人在「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最近發表的<恢復疫苗外交>(Restoring Vaccine Diplomacy)指出,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的數十億人接種疫苗,以更高水平的創造性公平國際合作以及創新的低成本製造和供應鏈,才是疫苗外交是人類互助打敗新冠的終極之愛。該論文說,除了支持印度的全球努力外,美國政府還必須開始制定全面的疫苗外交政策,同時打擊「反科學情緒」和建設當地生產疫苗的能力。要果斷地控制大流行,需要面對向世界低收入和資源匱乏的人群提供 40 億至 50 億劑新冠疫苗的艱鉅任務。欲達到此目的,如果沒有戰略性疫苗外交,這將不可能實現。

窮國需要40 億至 50 億劑新冠疫苗才能解危

研究指出,真正的疫苗外交仍需要美國、英國和歐洲國家通過 COVAX 公平分享他們的疫苗庫存,但即使是這種方法也不夠。例如,即使美國發布了所有未使用的新冠疫苗,它也只能提供所需的數十億劑疫苗中的一小部分。因此,在近期內,拜登政府必須研究通過支持新冠疫苗的擴大生產來填補這些空白的機制。儘管這不是美國的專屬責任,但美國擁有滿足全球新冠疫苗需求的最大條件及能力。
到目前為止,美國、英國和歐洲提供的疫苗自認為「剛好夠用」,他們基本沒有考慮到低收入國家。超過 10 億人生活在撒哈拉以南非洲,6.5 億人生活在拉丁美洲,數億人生活在貧困的亞洲國家。在每種疫苗 2 劑的情況下,估計需要 40 億至 50 億劑新冠疫苗來減少染疫者住院和死亡,並最終減少傳播。然而,除了少數富裕國家外,許多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幾乎完全沒有疫苗。儘管印度雖擁有強大的疫苗開發和製造能力,並已著手實現成為世界領先疫苗供應商的願景,但其 2021 年 3 月宣布暫停其新冠疫苗出口,以滿足該國自身不斷增長的內部需求,將加劇本已嚴峻的全球供應和疫苗鴻溝。

不只非洲、拉美,台灣在生產疫苗的技術仍不足夠

新冠大流行提醒人們建立疫苗開發能力的重要性,尤其是在非洲(那裡幾乎不生產疫苗)或拉丁美洲,迄今為止在當地生產新冠疫苗方面無法期待。這不是一個快速解決方案。儘管許多人指出取消對疫苗的專利限制的緊迫性,但與疫苗相比,這種知識產權限制對小分子藥物的影響可能更大。疫苗的障礙是生產這些複雜技術並提供足夠的質量控制和保證的技術理解和專業知識。克服這些障礙需要投資新的生產設施和工廠,但更具挑戰性的是缺乏訓練有素的員工和科學家,他們知道如何生產新的高質量疫苗並接受最新的監管科學。不只非洲、拉美,台灣在生產疫苗的技術都不足夠。解決這種情況需要多國科學家的合作以及有效的國際合作和援助計劃。最終,非洲和拉丁美洲的疫苗生產,如印度(據估計,印度能夠生產全球疫苗供應量的 60% 以上),可能會在很大程度上實現自我維持。

新的疫苗民族主義的威脅變成國力的角力

「財富金字塔底部」的低收入市場實際上代表著非凡且可持續的商機。只是解決這種情況需要多國科學家的合作以及有效的國際合作和援助計劃。然而,「疫苗外交」現在正受到新的疫苗民族主義的威脅,俄羅斯和中國此前曾進行「單邊談判」以推廣他們的疫苗,這使得單純地作為終極之愛的「疫苗外交」變成國力的角力。儘管最近有消息稱世衛組織緊急批准了國藥集團的中國新冠疫苗,但其他國家的情況並非如此。據報導,俄羅斯採取秘密行動貶低美國和歐洲製造的疫苗,以推廣自己的人造衛星 V 疫苗。可悲的是,這發生在新冠在全球範圍內激增並可能打破每日新增病例數量的新記錄,同時壓倒本已資源不足的社區和衛生系統。因此,在未來幾年恢復或重新設計疫苗外交將需要致力於大規模的全球努力。

疫苗國家主義,將是疫苗外交的障礙

使用更傳統技術的新冠疫苗,例如全滅活病毒疫苗,現在可從中國(Sinovac 和國藥)和印度的 Bharat Biotech(Covaxin)獲得。超過 1.6 億劑 Sinovac 全滅活病毒疫苗被送往全球各國,但沒有經過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嚴格監管機構的審查。俄羅斯人造衛星五號腺病毒載體疫苗也是如此。儘管中國和俄羅斯都在努力解決這種情況,但目前單方面「疫苗國家主義」的後果令人擔憂。例如,巴西監管機構 Agência Nacional de Vigilância Sanitária 最近以質量問題為由拒絕了 Sputnik V,儘管克里姆林宮對他們的調查結果提出異議。此外,在許多通常缺乏足夠藥物警戒機制的中低收入國家,中國和俄羅斯的疫苗廣泛分佈,人造衛星 V 是否會導致類似於其他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的腦血栓事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證據證明這一點,但如果沒有在許多國家進行足夠的監視,可能無法知道。作為多邊全球框架的一部分,俄羅斯或中國與美國或歐洲國家之間必須恢復「疫苗外交」合作,同時繼續鼓勵和支持嚴格的監管審查。


新冠大流行提醒人們建立疫苗開發能力的重要性。示意圖/擷自公視新聞影片
「反疫苗和反科學」的侵略需要大家一起對抗

與20世紀中葉美國和蘇聯通過疫苗外交進行合作不同,現在的俄羅斯政府走向了截然不同的方向。來自美國和英國政府的報告揭示了俄羅斯如何通過社交媒體和其他通信來指責西方新冠疫苗的完整性或安全性。來自美國反疫苗非政府組織和政治極端主義團體的虛假信息也在美國和西歐傳播疫苗的疑慮。儘管可以為低收入國家大規模生產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但俄羅斯和美國的反科學誇大了美國和歐洲嚴格監管機構表達的合理擔憂。過去,政府和國際機構駁回了此類虛假信息,以避免放大其可恥的信息,但這種情況可能不再發生。反疫苗和反科學侵略需要大家一起對抗。

儘管 COVAX 設施經過深思熟慮以確保新冠疫苗生產後的全球公平,但現實情況是,根本無法獲得足夠的疫苗供應。杜克大學全球健康創新中心表示,在當前情景下,許多低收入國家可能要等到2023年甚至2024年才能獲得足夠的疫苗供應。跨國公司的 mRNA、腺病毒載體和蛋白質納米顆粒疫苗在設計上具有高度創新性,並且被證明是安全的,並且在減少與新冠相關的死亡和住院方面具有很高的有效性。然而,與任何新技術類似,大規模生產這些疫苗並在一開始就負擔得起的成本很高。對於 mRNA 疫苗,繁重的冷凍鏈要求代表了額外的後勤挑戰。

疫苗開發的科學合作及疫苗公平曾經很成功

網路使當今的世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複雜得多,然而,「疫苗外交」的原則保持不變,COVAX 的建立證明了這一點,這是一種由世衛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全球疫苗免疫聯盟和流行病防範創新聯盟牽頭的創新共享工具,專注於新冠疫苗製造公平和公平的分配,尤其是在資源匱乏的環境中。

60 多年前,美國和蘇聯在冷戰期間合作生產和推廣一種新的口服小兒麻痹疫苗,並在數百萬蘇聯學童身上進行測試。適合疫苗生產的 3 種小兒麻痹病毒株首先在 Albert Sabin 的實驗室開發,並被送往(經美國政府批准)到蘇聯,然後 Sabin 在那裡與包括 Mikhail Chumakov 在內的蘇聯科學同行合作。這些研究為全球消滅小兒麻痹行動鋪平了道路。後來,在 1960 年代,蘇聯改進了一種凍乾天花疫苗的技術,使其能夠完整地將其運送到偏遠的熱帶地區。這項創新幫助美國流行病學家 DA Henderson 在世界衛生組織 (WHO) 的支持下領導了一場全球根除天花運動。在這兩種情況下,這兩項成就都有助於點燃現代國際疫苗外交框架,以促進疫苗開發的科學合作並確保疫苗公平。
作者作品集敬請參考Joe書房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臺,不代表本報立場。